最近,我很焦慮。
我,二流大學,中文系,不是學生會主席,沒拿過獎學金,在學校連個喜歡我的男生都沒有,過的像個路人甲,不,應該本來就是個路人甲。
畢業的那個七月,深圳頂樓,汗流浹背,差點斷糧,幾經崩潰終于誤打誤撞闖進了互聯網金融行業,一呆5年,一切還算順風順水,當然日子也是不咸不淡。
我,還是那個普通的我。
現在,失業求職。
“你覺得你擅長什么?有些什么典型案例可以介紹下嗎?你最牛的地方是?要不先出個方案?”
這是個問題,是個大問題,我苦思冥想,硬是沒找到我的牛X之處,真好奇身懷縱橫之才是個什么體驗!
當前馬云一樣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是牛人,像徐翔敢死隊一樣搞贏股市是牛人,我頂多寫個10W+的文章,搞個千人大會,策劃個參與度還不錯的活動,這也能稱得上牛?
我名不見經傳,我輾轉反側我不安。
于是,我開始讀書,不止是人丑要多讀書,腦子不好使的時候也要讀書。
我買文案圣經,我看從0到1,我聽羅胖的邏輯思維。。。
然而,還是焦慮。
即使,我現在有家有娃,也沒太大苦難,工作總會有,可我就是要焦慮,貌似我即將被遺棄。
并且很多時候,我都會不自覺的將這種焦慮總結為這幾個字:我沒錢。
如果我發財了,會不會就沒這么焦慮。
所以,常常有那么個時期和錢沒關的,統統都提不起我的興趣。
想到或許錢能讓我擺脫糾結,我又開始起勁,以我做了1年投資助理的眼光分析和選擇公司,投簡歷、面試;絞盡腦汁寫文章,收收稿費;幫朋友跑跑項目拿點提成;約朋友吃飯,一起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坐在家里賺錢。。。
直到某天一早醒來,睡眼惺忪,太陽高照,突然覺得不用朝九晚六也挺好,這時,我在思考一個問題,生活是什么,是工作,是不停的賺錢嗎?是,好像又不盡然是。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這個世界最難的事情是,如何把生活過的精彩。
我們可以癡迷烹飪,可以熱愛旅行,可以專注健身,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干喝喝茶聊聊天,閑扯八卦插科打諢,因為生活本來就是多樣的,沒有是非好壞可言。
不幸的是,我們眼里常常只看到了別人的灑脫,每個人都挖空心思極力追求與眾不同,尋找所謂的榜樣膜拜,一旦跟不上步伐就惶惶不可終日不得安寧。
就像很多媒體包裝出來的那些無所不能的形象,最強大腦的那些奇人,真是看一次扎一次我的老心啊,心里的潛臺詞就是:渺如塵埃,我咋就活得這么挫!
之前和一帶娃的朋友聊天,她說她一貫的觀念是小孩快樂成長就行,不需要非要多好的成績,非要表現的多優秀,但孩子上學這幾年,這個理念快要動搖了,因為身邊的小朋友都在學這個補那個,莫名覺得有些驚慌失措,就算周末自己小孩放假在家,可連玩伴都找不到,也就是只有去補習班、興趣班你才不會落單。
對,不光大人,小孩也這樣。這是現代快節奏生活模式下的集體焦慮。不拼了命的往前奔,都覺得活著很羞愧。
為嘛我們要照著別人光鮮的樣子活,或許像我這種,覺得焦慮是因為缺錢也只是最本能的第一反應,并不是真相,真相是別人都在上班,看她又升職加薪了,家庭主婦在家里顯得很沒地位。。。
于是,我打算正視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隨處可以體現我的價值。我準備每天做精致可口的飯菜,每天寫點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計劃去考個證券從業證,或者報考個駕照,學個游泳,每天堅持30分鐘健身,練出個馬甲線,這樣的生活不是很充實很精彩嗎!
幾天前,我開始了我的計劃,早上去跑了步,你們想不到的是晚上就把腰給閃了,修養中。我發誓,今年絕對不是本命年。。。
所以現在你們看到我碼的這些字,剛來點頓悟提起的熱情,一盆冷水降溫了,額滴個老天,不知道您老人家天天在干嘛,當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