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屬原創(chuàng),著作權歸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本人,抄襲者必究!
2021年5月1日凌晨2:50我就被鬧鐘叫醒了,先生急急忙忙地也想起來,我安撫道:“你繼續(xù)瞇一會,一會你還得開車。”
因為4月30日是周五,回到家實在是累得不想收拾行李,我們又決定五一當天為了躲避擁堵3:30出發(fā),于是我把整理行李的時間調整到了今天凌晨2:50。
起床后,洗漱我用了十分鐘,按照清單收拾行李用了十分鐘,差不多3:20的時候先生起來,說:“起來晚了。”我說:“也差不了太多。畢竟約好了3:30送奶工上門送奶?!?/p>
話音未落,家門被敲響了,開門見到是送奶工,他再次跟我確認節(jié)日期間除五一、五月五日當天送之外,其他日期不送,我點頭表示確認。
先生開車出地庫的時候,時間是4:15,天黑漆漆的,路燈發(fā)出昏黃的光芒,夜空中只有半顆月亮掛在天穹,孩子顯然還很興奮,沒有因為這么早起而有起床氣。
我們以為我們是先行的,沒想到,在上五環(huán)之前還是有這么多車在等著拐彎上五環(huán),看來大家都想到一起了。
誰知,好景不長 ,上午8點多的時候我們就遇到了第一起因為事故而造成的高速擁堵。我以為這必定是我們這一路上的小插曲,不會成為“主旋律”,誰知這樣的人為“擁堵”我們一路上遇到了七八次,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當我們最終把車開到養(yǎng)馬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快6:00了,也就是說原來9個小時的路程,我們愣硬生生地開了十幾個小時。
可以說,五一的一整個白天,我們全家是在路上度過的,這不由讓我想起來高中時學過的一篇英語課文——外星人如何看待地球人?外星人覺得地球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因為人類制造并駕駛著一中機器,然后試圖互相撞壞。
今天想來,寫這篇英文課文的作者真是個妙人,可以把“車禍”用如此的角度展開描寫。在路上遇到多起車禍引起的擁堵時,我們總會想起來那年暑假自駕游路過壽光遭遇到幾乎紋絲不動地“六個小時”超級大堵車,有了對比,我心里對緩慢移動地堵車形式接受起來容易多了。
為為:“媽媽,那年多虧了你給12345打電話,讓我們找到了解決辦法。”
我:“噢?還有這事那?”
為為:“對的,有這回事。”
我:“那年夏天,我們遭遇堵車是因為高速上的橋塌了,當時不想辦法,我們訂好的酒店就泡湯了,你看,辦法總比問題多?!?/p>
為為點頭認可。
為為的小腦袋裝的是他關心的事物,而擺在我們面前的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見到公公那一刻,公公一下子就認出了我們,只不過昔日健步如飛的老人,因為病痛的折磨,現在只能在人的攙扶下慢慢康復——腦猝死后遺癥半身不遂,讓一心想恢復如初的公公見到我們就掉下淚來。
公公口齒不清地表達了他行動不便給我們帶來的壓力,我跟公公說:“您把心放肚子里,我們不在您身邊,但是有大哥、二哥,他們負責出力,我們負責出錢,您甭心疼錢行,花完了我們再賺就是了。”
上面是我的真心話,希望公公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