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個世界會好么
? 這是個山河破碎、草木含悲的時代,自從我自認為擺脫了最淺顯的無知之后,我就對此從不曾有過絲毫質疑。
? 從小到大很多人都教導過我,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要樂觀,要心里永遠充滿希望。這些人都是在真心地對我好,他們在把自己用血和淚換來的人生經驗以溫和的方式傳遞給我。我想是他們知道,與其等我將來不得不直視生活的苦難被痛擊地直不起腰來,還不如現在教我學會如何頑強地匍匐,因為想要活著總是要匍匐的。
? 不知怎的,我是個出奇的叛逆的孩子,從來如此,現在仍是。我這樣說,你可能就明白我是什么意思了。是的,我沒有像敦厚長者殷切期盼地那樣能一貫樂觀地視人接物。我讀的書少,卻也總帶著些文人樣子的悲觀情懷。
? 由此就引出了我這些文字所要思考的問題,這個世界會好么?
? 我想要先給你我的答案,這個世界不會好。經過了略顯漫長的2017年之后,在這個年輪交替的時候,我越是篤信我的答案就是那個標準答案。
? 這個疑問肯定絕非是我最初提出來的,有一本記述了梁漱溟先生晚年一些口述的書就叫做《這個世界會好么?》。其中艾愷先生有一段話說“現代化是一種使人們失去他們本性的過程”,我想了很久越發贊同。
? 現代化是什么,我說不真切,可我們確實越來越現代化,這總沒有人會否認。人在不在喪失本性,我倒想說一說。
? 佛家有個想法,一切生物,從原始生物到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向外取足,從外索取自身得以滿足,這是人喪失本性的過程。前半句我可以理解,我們吃吃喝喝確實都是從外界獲得,有些人還需要些精神養料,也得從書書本本,走走停停中獲得,還得在不斷的思考中填補自己思想的空洞,這些想來都算是向外取足。
? 可后半句原諒我愚昧的很,理解不來,為什么這就是喪失本性的過程呢?自然科學教過我人是個群居動物,群居群居自然是有些群居的道理,我們需要情感和體驗上的互動來彌補各自天性上不圓滿的洞。既然有洞,看著肯定不舒服,不舒服就得想方設法把它補上,拿什么補呢,向外取足。
? 誒,這么講我就更困惑了,既然所有人都要向外取足,那不是所有人都喪失本性。可沒了本性,人還是人么?人會不會就變成了草,變成了牛,變成了佛。這個問題我想不通姑且先放一放。
? 我又想提一提江X案,這事情算是已經冷卻了下來,我現在提應該沒人會說我是在蹭熱度。有些事情,確實是需要時間來沉淀來思考的。
? 前些天,吸引了無數人眼球的江X案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落下了帷幕,可對于受害者的遺族,對于兇手,對于目擊者來說這場悲劇還遠遠沒有收尾。許多人站在遺族的角度寫了很多文字也發了很多聲,出于人的惻隱之心,出于人性的關懷,或是出于蹭熱度,但不管怎樣我對這些人是贊同并欽佩的。
? 可我卻很想站在目擊者的角度作出一點理性的思考。案件的詳情曝光后經由網絡強大而恐怖的力量迅速傳播,對于目擊者“袖手旁觀”、“落井下石”、“推波助瀾”的行為激起了不乏惡毒而暴力的微博聲討。
? 我是一直默不作聲地在關注這件事情的進展的,可現在回憶案件詳情、遺族對死刑訴求的努力、庭審的過程都記不太真切了,卻對我無意間看到的那些對目擊者評價的文字記憶猶新,如果那些可以稱得上是評價的話。
? 站在道德的層面,我和所有人一樣,對她在這出悲劇全程中所做的是不贊同的。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我對她所已經遭受的和將會遭受的暴力是同情的,這么說有人可能不理解甚至又要拿出道德武器來抨擊我這一想法。那我用一個更直白的說法,我對她身處在的這個人們盲目而偽善,充斥著暴力和恐怖的世界感到同情,也對自己感到同情。
? 道德是一種價值,絕非工具,正如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提到的,“強壯終會被更強壯的擊敗,因為強壯本身成為了道德”。在這些只能藉由道德的名義發出的譴責中,我感受到的卻是譴責者終被握在手里邊的道德譴責的預期,以及對網絡暴力和群眾心理的恐懼。
? 我看的書不多,恰巧看過烏合之眾,簡單的說我的理解就是一群智者湊在一起就變成了一群笨蛋。你可能不同意,但我覺得是對的,因為一群笨蛋湊在一起總不會變成一群智者,最好的結果就是他們不會變得更笨。
? 而我所處的有邊界的一隅世界里,智者是要被抓起來展示給大家看的稀有動物,這么一來二去我想智者應該要絕種了。
? 無論我怎么想,這個充斥著暴力和恐懼的世界都算不上一個好世界吧,一群像我這樣的笨蛋遍地走的世界也算不上是個好世界吧,要是一不小心成了智者,被抓出去展示,那對我來說就更不是個好世界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智者是絕少數人,他們身上可能不像我一樣有洞,他們不需向外取足,或者他們身上也有洞,只是比我這種俗人小得多,努力努力也就補上了。沒有洞或者補上了洞就成了佛,佛不是人,不需要群居,所以他離群索居,自成一界。
? 有個叫尼采的人,他也離群索居,他還說過一句話,“今天你是個怪人,你離群索居,最終你成了一個民族,”可見他原本想成佛卻局限于自己本性又做回了人。再加上近幾百年來我也沒聽說過什么人成佛了的消息,如果是我錯漏了希望誰能告訴我。那這是不是就證明了人就是人,人就是有洞的,人就是要取足的,就是要思考的。
? 我這番言論可能轉了幾個彎讓你犯了糊涂的,那我自己給自己來個總結。
? 這個一隅的世界不會好,因為人們心里根植著頑固的意識形態,因為充斥著暴力和恐懼,因為沒有人有安全感,因為人們不再去獨立思考。原本我是打算就這樣停筆收工的,卻覺得太過消極,可又沒有什么能讓我積極起來的動力,總不能最后大家一股腦兒地奔著去成佛吧。
? 人是人,成不了佛,人得活著。就像余華筆下的福貴一樣活著,有力量的活著,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所以想到這,我又幡然醒悟,是啊,我得活著。
? 所以啊,在這個不會好的新的一年里我想要自己活得更像個人,身上不能沒個洞,洞要是小了一些挺好,要是大了一些也不壞。再多讀些書,更多地獨立思考,知行合一而不是只嘴上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