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老師曾說過理解知識必須要先理解其中的概念。《把時間當作朋友》的基礎就是理解能夠打破我們原有認知的概念,重塑我們的觀念,獲取與時間作伴的鑰匙,也就是開啟心智的大門。重讀這本書的第二章,令我對開啟心智有了新的思考。
為了開啟我們與時間作伴的心智,需要思考三個問題:
1.開啟心智的基礎是什么
2.為什么人們能夠開啟心智
3.怎樣才能開啟心智
開啟心智的基礎
羅胖曾經說過,我們最害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部分知識。這就是所謂的全知遮蔽。在生活中,可能我們不知道自己無法知道某種概念,也會過得很舒適愜意。但是,自從認識到全知遮蔽的概念,自己就產生一種焦慮與恐慌,似乎有個巨大的怪獸等著我掉入它精心安排的陷阱。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知道什么,想從工作中和生活中獲得什么,開始考慮各種以前從未涉獵的概念。直到現在,自己常常被新概念搞得頭暈,但是我知道這就是開啟心智的基礎。我在努力擺脫全知遮蔽,不斷把自己的觀念打碎,重組,這就是開啟心智的基礎。
人人都能開啟心智
實際上,人人都能夠開啟心智。記得很多書上說過,當你覺得工作學習懈怠時,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真實想法,是大腦自己想要這樣做的,你的真實想法是繼續自己的工作或學習,這樣便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這就是人們能夠開啟心智的原因: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意志對大腦進行有效控制。由于很多人認為行動是自身感受單線作用在大腦中產生的結果,所以無法突破自己。知道能夠控制大腦開啟心智的原理,我們就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
還記得上舞蹈課的第一天,因為工作導致加班,當時便想既然遲到就放棄當天課程。但自己又很想去上課,便糾結起來。當時就在心中告訴自己,既然喜歡就一定要去看一看。于是不再考慮那么多,馬上打車到舞蹈班,發現才遲到十五分鐘,而且老師一直帶領大家熱身,還沒有開始正式的課程學習。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控制住大腦的懶惰,才能在繁忙工作后充實而開心地度過時光。
怎樣開啟心智
大家一定會問怎樣才能開啟心智。情緒就是重要的的因素。寧向東老師曾在專欄中說過,情緒是決策過程中的主角。人是不能脫離情緒,來進行所謂理性決策的,人的所有決策,都是情緒參與的結果。所以需要控制自己產生好情緒和產生壞情緒的比例,好情緒和壞情緒的比例最好達到三比一,才是比較積極的心理狀態,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看到李笑來老師重申情緒的重要性,才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踐行著他的理念。從他的文章中學到拒絕抱怨,漸漸發現自己越來越害怕接近負能量滿滿的人,盡量在別人抱怨的時候想辦法轉換思維方式看待困局。每天在沒人的時候哼哼小曲,也成為自己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最近兩天工作忙得暈頭轉向,連作業還沒有交,聽著音樂、寫著這篇文章直到凌晨,倒蠻有幾分愜意的感覺。原來他的文章和專欄在慢慢影響著自己的行為和理念,如果沒有重讀這本書,完全沒有發現自己的改變。
從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懵懂和無知,到現在重讀的受益匪淺,也不知自己該開心還是該感慨之前悟性太差。但是能夠獲得自身成長、與時間作伴的鑰匙就是好的,正如那段話所說:你不早,也不晚,你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