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圖(Flow Chart)這個概念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但如果讓你定義或者舉例說明什么是產品流程圖,恐怕還是有難度的。或許諸如“用戶體驗”、“交互設計”、“邏輯關系”等詞會像走馬燈般閃現在你的腦海中,但這是流程圖的全部內容嗎?很顯然并不是。
作為流經整個系統的信息流的圖形代表,流程圖說白了就是表示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也就是“開始,結束,行動,狀態與判斷”的組合。根據核心業務及達成目標的不同,又可以將流程圖分為四種類型:產品流程圖、業務流程圖、操作流程圖及頁面跳轉流程圖。在幾乎所有的產品設計中,頁面流程圖都發揮著關鍵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關于頁面流程圖
顧名思義,頁面流程圖是用來展示頁面之間的跳轉邏輯關系,描述在什么條件下、做了什么事情以及所帶來的后續操作。對設計師及產品經理而言,頁面流程圖是細化工作量的基礎,不僅能直觀地發現潛在的“地雷”、進行全局/系統化的思考,而且能幫助聚焦于用戶目標與任務的完成,制作及調整修改的成本也低。
相較于單純的功能列表,頁面流程圖也更易被你的開發工程師所接受,它在評估工作量、開展代碼工作及反射功能邏輯等方面,都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那如何才能繪制出既能把事情講清楚,也能把頁面交代清楚,同時又讓大家感覺舒服的頁面流程圖呢?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技巧及心得,不妨一起來看看。
?
二、繪制頁面流程圖
總體來講,大致能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驗證idea并優化功能、優先級|開始前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同理在流程圖繪制中,也需要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其中驗證自己的idea是否靠譜以及明確用戶將如何參與使用十分重要。設計想法的靠譜程度,可以結合目標用戶群體、用戶價值以及用戶體驗來進行驗證。同時,需要對用戶的實際操作進行預想,從而優化功能點及其中的流程。最終明白我們要做什么,為哪些人做,主要的功能是哪些,功能之間是怎么樣的流程。這里以國外作品集網站Behance上的設計師Anny Zhang的設計為例:
?
第二步:從第一個初始頁面繪制|進行中
在知道了系統應該具有的功能、提供的內容之后,現在需要將這些功能及內容巧妙地分配到不同的頁面中去。頁面中會包含鏈接、按鈕、表單等元素,在經過用戶的觸發后,會跳轉到其他的頁面上。同時,頁面之間會有鏈接線進行連接,具有不同的狀態及屬性,最終表現用戶不同的操作指令下、不同頁面的流轉關系。
可能聽起來會比較復雜,但其實就像講故事一樣,繪制流程圖最簡單的方式是從第一個初始頁面開始。過程中,不必糾結于細分用戶的類型、猜想用戶也許根本用不到哪些操作,而是根據窮舉各項操作,假設判斷用戶若點擊什么就會到哪里。這里以一個叫做Gogobot的原型例子為例,它便是以Home頁為初始頁開始頁面的流程展示:
?
古人有云“君子善假于物也”。無論你是專業知識過硬、即使用Word也能隨手畫出amazing的流程圖的設計大咖,還是尚且處于懵懂中的設計菜鳥,一款好用的工具能起到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作用。這里小編提的兩個精美的頁面流程圖例子,都是用Mockplus這款原型工具制作出來的,除了提供精美的外觀外,它還可以做到:
-即時生成(點擊軟件頂部工具欄的“流程圖”圖標,即可一鍵快速生成);
-展示全部或任意多個頁面的流程圖;
-智能生成流程鏈接線,展示頁面的批注信息;
-支持一次導出頁面流程圖,方便快捷。
?
第三步:頁面結構及內容的反復調整|結束后
完成了初步的繪制后,還需要通過自己不斷審查、團隊內部反復確認,將最符合用戶、團隊及自己預期的設計idea落地。除了邏輯及交互關系外,頁面的整體結構是否合理也很關鍵。這里Mockplus也提供了一鍵切換腦圖設計模式的功能,可以快速規劃及調整需要的模塊,對于項目的整體功能進行演示講解,同時支持導出基于圖表的圖片,便于PRD文檔的籌劃。
?
戳這里,了解更多Mockplus的酷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