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這么封信,舒展自然且不間斷,承載寫信人的表情,去鼓勵收信人心存溫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 ?一直希望有這么個人,不論我身將何處,都能在一個有風或者沒有風的日子收到他的來信,看他的字淡淡地落在紙上,講述一些緊要不緊要的瑣事,一些深刻不深刻的感觸,一些難忘不難忘的風景。又可以是無字無紙,只有一兩幀的照片,告訴我在他周遭的安靜和喧鬧。然后,繼續波瀾不驚的日子。
? ?一直希望有這么個人,不論他身在何處,都能讓我在某個突然的時刻拿起筆寫一些字給他。可以是鋼筆工整地鋪開在白紙上,也可以是鉛筆劃痕在某張舊稿紙的背面,甚至可以是一根能夠留有顏色的樹枝涂抹在廢報紙行間的縫隙里或者撕下的包裝上。不用絞盡腦汁措辭,不必搜腸刮肚找談資,所有的都不重要,它們是去向他的,便是足夠。
? ?對各種手工制作的東西葆有不滅的熱情,并且堅信手工的粗糙有機器永遠無法抵達的溫暖。而所有的手工制成中,一封迢迢而來的信件,就足以心生親近,一如他靠坐身邊。撕開封口,寫信時的天氣從紙口袋里大團大團霧氣樣地裊裊上升,模糊成靜謐而舒緩的陽光、渾厚且低啞的云層、潮濕又略帶腥氣的雨水,泊在頭頂不高的地方,映著湖水一般的來信內容,紙上線條波痕般蕩漾開去,縱容眼神與思想汨汨地交談。
? ?因為信的緣故,從不舍得丟棄哪怕是早已破角的信封與蓋過郵戳的郵票,即便是他人摒棄的亦會收留珍藏。每每觸及這些舊物,恍惚間似有人伏案提筆,描摹勾畫。回神過來,竟似一章好小說結局時候的回味。
? ?俗語常講見字如見人。倘若有一張紙上留有他的字跡,便覺這手寫墨漬傳達一種溫度,親切如見人面。
? ?但是——不得不有這樣一個轉折的語氣——因為很多時間里人浮躁到拿不動手里一管輕巧的筆,面對一張無字的紙張仿佛面對一雙嬰兒的瞳孔,登時間卷進空白不知何處破筆。于是一通電話打過去,電子郵件傳過去,手機簡訊發過去,沒了時間在手指筆尖糾結,沒了信封里一點點時間的疏離和距離的親近。非是現代化的通訊生硬,只是手制的信件讓人心情柔軟。它體貼地告訴我可以不夠勇敢,可以空些時間思考,迂回地處理我和他都要鉆的牛角尖。
? ?一直希望有這么個人,我的生活里他有一面能夠以信的形式存在。他不用是家人,可以無關乎愛情,但一定是沉靜的朋友,愿意在綿延的時間里留與我細水長流的溫情。一直希望有這么封信,一直希望有這么封信,舒展自然且不間斷,承載寫信人的表情,去鼓勵收信人心存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