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到林憶蓮的《詞不達意》,開始未覺什么,多聽幾遍,忍不住情緒決堤。在歌詞里,仿佛看到了曾經無助的自己。
有些人用一輩子去學習,化解溝通的難題,把快樂與猜疑,都翻譯成言語。本以為自己可以,但現實就像隔著一層玻璃,看得見卻觸不及,無法傳達自己。
也曾努力與別人搭起橋梁,建立默契,卻一直詞不達意。在尷尬的沉默里,不說一句。不論天晴或下雨,獨自悲傷歡喜,任身旁冷清擁擠,困在自己的盲點里,寸步不移。
我無法翻譯我自己,開口總不知從何說起,無力掙扎在繁復的人際關系里,開始壓抑自己,變得小心翼翼,默默地把自己活在別人的言辭里,過分在意別人口中的自己,為了維系表面的關系,而分身乏力。
努力的想要做好自己,卻發現,并沒有人會在意。開始也會猶豫,也會懷疑,是否只有學會迎合,才能讓自己顯得不那么不合群,但嘗試過后,發現,努力合群的自己,更孤獨,不喜歡那樣的自己。
難熬的時間里,獨自行走,尋找生活新的意義,汗水膠著疲憊的身體,心里卻酣暢淋漓。開始一點點放開自己,試著接受所有的聲音,不再為之糾結不已,找回原本無畏的自己,慢慢的開始懂得,我無需得到所有人的歡喜,我的決定也無需任何人的同意。
或許應給給自己更多的耐心,問問自己:
多久沒有認真傾聽過自己內心的聲音?
是否陷在瑣事的嘈雜中,身不由己?
是否還在為自己的笨拙,懊惱不已?
是否還因為某個人,傷透了心?
是否還想著討這個世界歡喜,而忘記了自己?
......
學會獨處的意義,與寂寞為鄰,雖然,偶爾還是會茫然無力,還是會突然失去前行的動力,但心里有個聲音告訴自己,你可以。
原諒你的片刻軟弱,給你一點時間調整自己,只要堅持,就不會一直困在原地。
無論何時,請不要忘記,你原本的樣子,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