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寶貝:
說來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出生時,你的腿上被上帝蓋了一個“章”,即一個莫名生長出的血管瘤,好似在訴說著你在我母體內經受的苦難,或是你出生過程中所遭受的罪,這個“章”伴隨了你3年零2個月,在那之后的一周終于被拿開了。
顯然,這是一個深思熟慮后的決定。
你知道嗎?自從看到這個“章”,媽媽的心里一直壓著一塊石頭,當然,不僅是媽媽,還有爸爸、外公、外婆……以及所有關心你的人。每次被他們問到什么時候為你做手術時,媽媽的心都會被猛然抽一下,瞬間說不出話來,不知該如何作答。
伴隨著你的手術完成,爸爸媽媽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在你呱呱墜地的那一刻,伴隨著你的哭聲,經受了兩天兩夜疼痛的媽媽也在那一刻終于笑出了眼淚。記得當時接生的醫生抱著光溜溜的你興奮地說,“呀,你看這小家伙還有酒窩呢,還挺深的。”接著,她說你腿上有個血管瘤,隨即安慰還躺在病床上被縫傷口的媽媽,“這個不要緊,小孩子常見病,等出院了去對面的XX醫院去看看。”
聽她說了是常見病,我也暫時放了心,沒有再去多想。
就在你出生后的第42天,我們一起去醫院做了復查,東奔西走跑了兩家醫院,去生你的醫院為媽媽復查產后恢復情況,去兒童醫院為你復查“章”的進展情況。
我們在兒童醫院為你做了B超,拿著檢查報告,按照醫生指示,爸爸媽媽抱著新生兒的你來到了住院部,那邊的醫生建議,讓入院手術,住院單都開好了。說真的,爸爸媽媽沒有做好接受你剛出生就挨刀的準備。
遲疑了之后,當時我們沒有拿掉“章”。后來,醫生的意思是,看后期它能否自行吸收,若不能吸收,長大的速度太快就要立即進行手術切除。一邊聽著醫生的話,媽媽的眼淚已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轉,很難過,很心疼,為什么剛出生的你就要面臨挨刀?
雖然,有人說,人來到世上是受苦的,可對于你,這苦未免來得太早了些。而當時我們的不忍心,卻也在心里一直背負著沉重的包袱。
自那天之后,“章”隨你的腿一直均速在長,沒有像醫生所言的猛烈與急促,但畢竟看著也著實讓人生畏。外公、外婆催了爸爸媽媽好多次,讓盡快給你手術,身邊的阿姨們也時刻關注著你的手術進展,卻一直拖到你三歲懂事后。
這個時間段,讓你經受這個磨難,真真切切地考驗了你一番,沒想到,發生的一切讓爸爸媽媽對你這個小家伙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在決定手術的前幾日,爸爸帶你去醫院做了各項檢查,你就像去巡游了一番,表現良好,絲毫沒有哭鬧。準備入院的那天,要做肝功化驗,早上6點爸爸媽媽一起帶你趕到了醫院排隊等候。想到你要第一次被抽那么多血,媽媽心里都有點發顫,結果證明我多慮了。
因為早早到了,我們優先抽。你安分地坐在護士站抽血的桌臺上,任憑護士用軟管勒住大臂,按照其吩咐緊握拳頭,然而,看著她拿起針管的那一刻,你有點害怕了,但或許是知道要經歷這一下,你故作勇敢地用顫巍巍但洪亮的聲音喊著,“我不怕,我是男子漢!”
你一邊看著護士拿針管入你胳膊,一邊抿著嘴巴讓自己變得勇敢,扎針的過程你絲毫沒哭。只是,在拔針的時候,護士讓媽媽幫忙壓一下方便她抽出針頭,因為力度沒有壓合適,你扎針的部位被媽媽壓疼了,你瞬間疼哭了。
爸爸抱起你我們站到一旁,一邊夸獎你的勇敢堅強,一邊安慰你,臉上掛著幾滴眼淚的你心情很快緩和了。那一次的表現,你真的很棒,成長似乎在一念間。
入院了,醫院看病人太多,我們雖勉強入院但只能住樓道的加床,不過,到中午吃飯時間剛好有小朋友出院,我們有幸住到病房,條件艱苦,但我們已經滿足了。當時,梁阿姨還托人找關系給你找床位,安排醫生,幫了大忙。
住下來,心里也算踏實了,沒料想,手術提前半天做了,入院次日早上第一波手術,聽著還是讓人有些緊張,但看著你跟無事兒人似的,擔憂也少了幾分。
手術前,你像一只活蹦亂跳的脫兔,跟病房里的兩個哥哥玩得火熱,與他們交換玩具、聊天,儼然把病房當成了樂園。玩的最好的,是與你臨床靠窗的那個哥哥,他生性開朗,也活潑好動,你們倆玩起來親密地像親兄弟。或因為有玩伴,適應了,你不再喊著要回家了。
只是,晚上天慢慢黑下來,你還會想回家睡,但因為爸爸媽媽在你身邊陪伴,你想回家的念頭也慢慢打消了。入院那天,媽媽上午請假陪你去了醫院,下午連忙回公司辦理請假手續,晚上即刻奔赴醫院陪你。
手術前后那兩日,媽媽之前給你寫的那些信,成為了你渡過無聊時刻以及逃過恐懼的“精神堡壘”。尤其在次日早上起來后,面臨著要手術,媽媽擔心你術后的心理承受能力,將一封一封的信讀給你聽。
特意將《生病的你,變得更堅強勇敢了》、《你是我的小暖男,也是我的小英雄》多讀了兩遍,讓你增加自信。
一直沒有跟你說你要做手術,只是用你能接受的話語告知你,你的大腿上有一些“蟲蟲”,醫生阿姨需要幫你打掉,沒想到你很容易地接受了。在此之前,你也一直以為腿上的那個“章”用你的話所說是“破破了”,用我的理解是,“受傷了”。
但得知要拿掉“蟲蟲”,你是表示接受的。關于那疼痛,一絲都不敢跟你渲染,只是一直不斷地給你增強自信心與膽量。其實,我們遠遠低估了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伴隨著護士的一聲喊,一邊還在輸液的你,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爸爸抱著你,媽媽高舉點滴,我們準備去住院部四樓的手術室。前面排隊的還有幾個,我們也被安排在手術操作室外面的等候室等候。多么慶幸那時媽媽機智拿了ipad,才不至于讓那段等待太漫長,不至于讓哭聲彌漫、人群來往的氛圍太緊張。
“怎么會有這么多孩子要手術?”當時,媽媽的心里是這么想的,不解。親眼目睹的真實,讓我心里越發地不安。有剛出生不久的,有幾個月的,也有稍大一些好幾歲的……有推著小病床進入的,有做完手術被推著出來的,有的哭著,有的沉默著。
幸好你還小對這些沒有多深的感觸,幸好你有ipad轉移了注意力,媽媽真的不想,讓你這么小就經受生命的不易。但看著這些進進出出的小病人們,看著飽含悲傷、紅著眼的父母們,媽媽那本堅強的“心墻”再也頂不住了,看著可憐的孩子們,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轉過去身擦掉,再轉過來身陪你微笑。爸爸帶著你解了小便之后,不久醫生叫到你了,你跟著醫生走進手術室,那一刻,沒有回頭,沒有哭鬧。“爸爸媽媽會在外面等你,不要怕哈。”
媽媽看著你遠去的背影,安慰著你,也安慰著自己。
你進了手術室,媽媽給外公打了電話,第一時間告知了他。可媽媽還是很擔心,坐立不安,一個小時過去了,你還沒有出來,過了不久,醫生拿著切除的東西給爸爸看,一個半小時左右,隨著聲嘶力竭的哭聲,你被醫生推了出來。
“爸爸媽媽,我要回家,爸爸媽媽,我要回家……”這句話,你從看到我們的那一刻起,帶著嘶啞的聲音重復了好多遍。不知在麻藥之后你是醒著還是睡著,是否在整個手術過程一直哭個不停,哭得幾乎岔氣的聲音讓媽媽看著好難過。
醫生說麻藥快完了你會有些焦躁,果然,到了病房后,你說什么也不要躺下,腿腳亂踢,我們都差點按壓不住。媽媽幾番安慰加勸阻,跟你說了不能亂動的后果,你理解了,也明白其利害,你慢慢變得安分一些。
看得出,你很疼,很難受,但這一次的罪遲早要受,這一刀你遲早要挨,沒人能替了的。媽媽只能安慰你說好壞,關于這些深層次的道理也只能等你慢慢長大了方可明白。
之后,你乖乖躺在床上,相比術前的脫兔你那一刻像只病貓,真的毫不夸張。一會兒喊這里不舒服,一會兒喊那里不舒服,最關鍵的,愛蹦的你腿不能動了,這下子不焦躁才怪呢。
手術后的不能吃喝,也著實難為了你,為此,爸爸媽媽都不敢吃飯,生怕你看到飯喊餓。護士阿姨時不時進來做檢查,也不忘沒吃飯的你掛營養液。“媽媽,我想吃飯,我餓了……”一句一句的嘮叨,讓我不知所措,但為了你我們也只能聽醫生的,怕吃了飯之后有不良反應發作。
不過還好,焦躁了半天后,下午能相對安分一些了。為了獎勵堅強的你,媽媽答應你術后給你買一個玩具,下午特地跑去超市給你挑了小變形金剛,可以變成警車的。買回來之后,你們三個“小病號”都提起了濃厚的興趣,病房里又多了你們的歡聲笑語。
只是不巧,這玩具本身制作有問題,有一截拼不好,確定它有問題之后,媽媽又去換了一個玩具,一個可變形的手表,誰知拿回去就被你嫌棄了。
那時,天已經黑了,你也累了,關燈之后,媽媽跟你擠在一張病床上輕拍你入睡了。那一晚,基本沒鬧騰,只是,醫生半夜來給隔壁哥哥做檢查,我們有被吵到,但影響不大。還有晚上你要小便,折騰了幾回爸爸媽媽。
術后第二日,慢慢地你的焦躁也慢慢消失了,但看見穿白大褂的護士還是很恐懼。看著你那兩只像包了粽子的小手,讓人很心疼。術后的消炎針,左右兩邊換著打,不過幸好是滯留針,不會來回扎得手疼。
檢查、打針、吃藥、照激光……一輪一輪的,循序進行。三四天下來,你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有好轉,能做起來之后,你又開始跟病房里的兩個哥哥玩耍啦。
隔壁床靠近病房門的哥哥提前出院了,進來了一個大哥哥,脾氣烈一些。聽說,是從樹上摔了下來,摔到了車棚上,傷到了骨頭,轉院進來我們病房的當晚,要做手術,哭了一夜,剛好是術后的第二天晚上,那一夜,大家都沒休息好。
后來,再住了一兩天,我們就出院了,跟隔壁那個玩的要好的哥哥一起,離開了病房。不知此刻看到這封信的你,是否還記得那個陪伴了你幾日的病房,以及陪你一起住院的哥哥?
剛出院的第一天 ,你發燒了,嚇得爸爸不知所措。跟媽媽打完電話,他帶著你先去了醫院,媽媽下班后隨即趕到,幸好,不是傷口感染。估計是當日爸爸給你喝的鴿子湯喝得有誤,太過大補,加上你那邊沒怎么喝水,嗓子發炎、上火了。
那一天晚上,地震了,但我們在醫院里,沒有感受到地震,還竟然收獲了不少歡樂。
要查發燒的病因,需要抽血化驗,來到抽血窗口排隊,你得知要打針有點鬧。媽媽在窗口排隊,爸爸抱你去旁邊,假裝要回家,你一邊哭著一邊喊著,“怎么還不走呀,怎么不走啦?”,“快走呀!”……爸爸笑了,媽媽也笑了。
排隊到我們了,媽媽喊你們過來,你要回家,但被爸爸強行抱過來窗口了。醫生讓胳膊伸過來,你哭著不要打針,但就在爸爸剛把胳膊伸向窗口,“不給你打針,給爸爸打針。”你立即將胳膊伸向窗口,“給我,給我。”那一刻,旁邊站著的所有人都笑了,當然包括爸爸媽媽,笑你的可愛,笑你的體貼、孝順。
抽完血,我們都餓了,趕去醫院食堂吃飯,你說想吃餛飩,想喝豆漿。媽媽將你放進兒童座椅,并將買好的豆漿放在桌子上,有點燙打開蓋子晾著,準備去拿餛飩,誰知一個轉身的功夫,你哇哇地喊著“媽媽,媽媽……”原來,你想喝豆漿,因為夠不著或有點燙,豆漿倒了你一身,你被嚇壞了。
那時,爸爸剛好趕去拿化驗單了。看到此景,媽媽給你拖了濕透的衣服,準備給你擦濕漉漉的身體,服務員見此狀速速拿來了一碗冰塊,媽媽拿了兩塊小冰塊遞到你的左右手,感受到涼颼颼的奇妙瞬間,你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這時,爸爸剛好也進來了,把他的黑色短袖給你穿上,嗯,像極了連衣裙。媽媽剛好在短袖外面還有一件防曬衣,脫下給爸爸穿上了。
就這樣,我們一家三口嘻哈哈地吃了一頓逗比的晚餐。
出院后休養的那一個月里,著實辛苦了爸爸,每日的吃喝拉撒,都多虧了他的照料。幸好,懂事的你沒有給他增添太多麻煩。
那段時間,不能站立,不能奔跑,地板就是你最親密的“伙伴”。每日天亮便醒來,自己要求用點讀筆學習,真的格外得乖。學累了,就玩積木,百玩不厭。有時候,看玩具撒到其他地方,著急得你都想要爬著去抓。
你深知自己因為腿上有傷口不能站立,所以,基本上也都沒有哭鬧著要站或跑。這一點,讓我欣慰不少。原以為,你會在術后因此大鬧不停,真的是我們多慮了。
恰逢暑假,天熱,爸爸每日將空調開著讓屋內保持涼爽,生怕你的傷口感染。晚餐后的時光,天涼快了些,還是避開了空調房,爸爸推著你小時候的嬰兒車,你乖乖坐在其中。看到你的同學們會與他們打招呼,或一起玩,但你只能坐在推車里。
當你看到同學們騎自行車或騎滑板車時,你臉上的表情透露出失落,“媽媽,等我的傷好了,我就可以騎滑板車,可以騎自行車了。”你看著我,平靜地跟我說。看著小朋友們跑來跑去,你也沒有鬧騰,依然是安分地坐在推車里,玩手里的皮球或玩具。
一天,一天,傷口慢慢地有所好轉,去醫院復查時,醫生說恢復地不錯,這個消息勝過一切好消息。拆線,看著你那一巴掌長的傷口,媽媽有點難過。因為,這個大傷疤怕是要跟隨你輩子了,不知道以后隨著你的成長,會慢慢下去多少。
這一“劫”,是你人生的第一次大的磨難,也會是你成長路上重要的一筆。
因為,這次特別的經歷,讓你成長了不少,你不再是膽小怕事的小男孩了,變成了堅強勇敢的大男孩了。
所以,不知道這個“章”是否是在考驗你?考驗能否挺過難關?考驗你是否有所成長?
爸爸媽媽在你三歲多相對懂事些的時候為你做這個手術,只希望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未來人生路上,堅強如此,加油,寶貝!
——永遠愛你的媽媽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