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青春片是怎樣的?充斥著打架斗毆,問題少年,劈腿背叛的狗血橋段,還是霸道校草愛上我的灰姑娘童話?2016年的這樣一部電影——《瀨戶內海》,沒有這些油膩膩華麗麗,只有“好朋友在河邊聊聊天”,卻是我心目中青春片最好的樣子!
故事很簡單,從前有兩個高中生,一個叫內海,學霸又高冷,制服就像我們身邊的大神一樣,無所不知又毒舌,總是會知道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一個叫瀨戶,是街頭少年的模樣,看上去不怎么靠譜但實際上是個單純而善良的家伙。某一天,機緣巧合之下,不善交際的內海在他消磨時光的小河邊遇見了莫名其妙自來熟的瀨戶,對話從“我家進了很多蟲該怎么辦”開始,一次,兩次,漸漸兩人在河邊聊天就成了日常。
你在高中時是不是也有幾個很要好的小伙伴?是不是也喜歡聚著聊聊天,隨便聊什么,天氣,小貓小狗,一場考試,甚至在長大后看來幼稚的爭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再微小平凡不過的對話會成為你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珍貴的養分,使你的青春開出美麗的花來,你們的世界從此有了溫柔的回響,誰的友誼不是從一句句聊天開始的呢?
是很萌很萌的聊天,充滿活潑有趣的氣息,腦洞大開的少年感十足。為了對抗家里的小蟲子,瀨戶在內海的建議下養了食蟲植物,小蟲子被消滅后反而擔心起植物的胃口問題,忙著找小蟲子給植物吃,內海無語地吐槽“其實食蟲植物不是一定要吃蟲子的,光水也是能活下去的”,瀨戶委屈地說“你不也是光靠米飯就能活下去,但偶爾不想吃一次醬汁牛肉餅開葷嘛”,像這樣單純又充滿想象力的對話數不勝數,讓人忍不住想感嘆啊年輕真好。
是能引起內心共鳴的聊天,不浮夸,不生硬,平平淡淡的反而觸動人心。有過深沉的思考,看到河邊呆呆站著的中年大叔,瀨戶和內海這兩個小孩子會憂慮自己長大后的模樣,對自我,對未來有了模模糊糊的認知,日后會成為無聊的大人嗎?而那個看起來無聊的大人真的從未擁有過自己的故事過么?也有過暗戀的甜蜜與煩惱,小心翼翼編寫第一條短信,等待回應的過程漫長而焦急,想象著猜測著對方的喜好和態度,忐忑不安的結果竟然是一句“你是誰?”,真實又生動,可惜又可愛,情感在小河邊一一袒露,當然,在這部凸顯友情的電影中,瀨戶雖然為暗戀的女生喜歡的是朋友而吃醋,卻在女生誤會內海時著急為朋友辯解,真真是“你拖我離開一場愛的風雪,我背你逃出一次夢的斷裂”。
是簡單得就像發生在身邊的聊天,畢竟藝術源于生活嘛。“胡蘿卜加大棒是一種修辭手法”“一只,一頭并不是一個概念”“煩惱之類的”“寂靜涅槃之類的”學霸對學渣的毒舌,耳熟;鬧著要離婚的父母,為一點點瑣事爭吵的父母,卻在容易忽視的地方關心著對方,相互支撐著走下去,眼熟。我們樂于通過他人的故事去感知未知的世界,去幻想向往的人生,也需要幫助我們換個角度審視生活的自己的故事,去發現我們容易忽視的日常的美,去感受內心深處的精神撫慰。
電影一如既往地令人舒服,包括畫面處理和細節呼應。導演很擅長用長鏡頭營造靜謐安寧的氛圍,日式的細膩和小清新被展現地淋漓盡致。天空,綠蔭,干凈的街道,擺滿盆栽的街邊小鋪,暖色,溪流,陽光,風吹過少年的白襯衫,貫穿電影始終的詼諧悠揚的提琴,隨手一暫停就是一幅畫。一部好的電影細節之處必定經得起推敲,這也是電影令人感覺到舒服的原因之一。內海的設定是優等生,富家子,電影中他的制服永遠整齊筆挺,鞋子干凈襪子雪白,坐姿端端正正,英文溜溜的,瀨戶則是相反,昂揚的發型充滿著朝氣,襯衫總是隨意披著,半趿拉著鞋,扭來扭去活脫脫一個多動兒童,包包上扣著的小熊玩偶又呼應著他的純真。這些細節設計都體現著電影制作的用心以及導演演員的匠心。
這部電影最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它試圖探討的東西很多,卻不顯得花哨費勁,通過兩個少年聊天展現出來的親情,友情,愛情,人生,迷惑,沖動,陪伴,總有觸動你的那個點。正如兩個少年的名字,瀨戶內海,日語里是狹窄的海峽的意思,茫茫人海中我們相遇,心與心之間打開了一條窄窄的通道,從此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