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天的茶余飯后,我喜歡將一天中觸動心間的點滴感悟整理成只言片語,發在朋友圈。
作為記錄也好,和三五朋友之間的交流通道也罷,其中自有樂趣在。
那天,我說,在北京開往廈門的火車上,從未接觸過算術的末小主被車上新結識的小伙伴考倒了。在那趟自北向南的列車上,小女孩第一次接觸到了9-3=? 4+4=?這樣的問題。印象深刻,并且一點就通。
后來,我們吃飯的時候,便會玩這樣的游戲。她總愛考我,然后又催促我出題。
我便要她先吃6口飯,再吃3口飯,問,這樣一共吃了幾口?
是不是水到渠成的感覺?
我并無心引導,只等著上了小學之后老師自然會教。但既然生活中有一些小意外,提前學學也無妨。
只要,不構成強加。
還有一事。
在秦皇島時和以前同系的同學相約同住一間酒店,我們分別帶著自己的女兒,結伴游歷十年前上大學的城市。
同學生活在魔都,生活際遇和育兒觀念自當有別。比末小主還小5個月的小雨,卻已學習英語許久。簡單口語對話一串一串地從她們母女口中汩汩流淌,我的確佩服。
她倆完成英語作業,對著一個軟件,媽媽教女兒模仿語音語調跟讀完一個簡短的故事,然后串聯成小孩獨自講完的一段語音。
孩子總是不在狀態,媽媽極力隱忍煩躁,很簡單的一件事,她倆死磕了整整3個小時,直到午夜,末小主終于困極睡著了。
我覺得孩子已經表現得相當好,當然參照物是尚未啟蒙的末小主。然而在她的虎媽眼里,她還可以更好。
那幾天我的心情頗復雜。作為擁有英語碩士學位的媽媽,我不是沒有糾結過要不要從娃娃抓起。
但我終究是個懶媽。我會的也只是應試教育的英語。有必要從幼兒園開始嗎?
末小主顯然也受到了觸動吧。回來之后的某一天,忽然很認真地說要跟我學英語。
當然,所謂學,也只是過了一兩天,便沒有那么上心了。
我把這兩件小事發在了朋友圈。結果,有朋友就開始擔心起了末小主。
大概,就是覺得我太不作為了。
孩子都主動要學了,竟還這么淡然。換作是別人,早就捧著錢找名師報班學習了吧?
我依然不為所動,學算術,學拼音,學外語嗎?上小學,老師肯定要教的。到時候她若有什么疑問,我再順勢而為地引導,豈不是更加省時省力?
2.
我認識一個很很秀的女孩。
她出生在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學乒乓球、游泳、鋼琴等,學什么會什么,是難得的可造之材。學習成績還特別優異。
大學畢業,她出國深造得了碩士學位。回國,進了央企工作。
看起來一切都水到渠成,人生志得意滿,羨煞旁人。
可是,她告訴我,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
從小,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學這個學那個。因為聰明,什么都能學好。
所以,她就這么長大了,在父母的規劃下,擁有了璀璨人生。
但那,說是父母心目中的理想人生,或許才更貼切吧。
她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這樣的生活。
工作的城市,有親切的親戚歡迎她入住。她不需要像其他外地人那樣繳納高額的房租。但她依然選擇了自己在外面租住。
吵吵鬧鬧的生活,讓她想要逃離。
她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地。
工作了,意味著長大了。長大了,該談婚論嫁了。
可她,一點兒也不著急。
孤單的感覺,從來不屬于她。反而,她是渴望獨處的。
從來,都有那么多的關愛環繞著她,她覺得密不透風,她多渴望自由地呼吸空氣。
下班之后,她就回到住處。不想和任何人糾纏,不想參與誰的熱鬧。只想一個人待著,想想自己究竟喜歡什么。
她的境遇無疑是讓很多人艷羨的。人生中太多的豐厚資源,她都唾手可得。
可她說,她反而覺得我這樣的人生挺好。或許平凡無奇,但是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3.
我知道現在的很多幼兒,正在重復著女孩以前的成長歷程。
一個孩子,被4-6個大人環繞。噓寒問暖,從不缺席。關注,綿綿密密。
坦白說,我替末小主羨慕這樣的關懷,因為她就從來不曾體會。
在一個又一個我們母女相互陪伴的時刻,我都以末小主無時無刻的自由自在作為慰藉讓焦慮的母愛心安。
沒有缺口的愛其實也是一種負擔。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凡事也不會全是壞的存在。
偶爾,我也會有些局促不安。知道誰家小朋友正在學圍棋、舞蹈、畫畫,或者英文。
我相信,孩子終會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
比如,最近她忽然聲稱要學鋼琴。大概是受了小伙伴的影響。
我告訴她,學琴很貴的,如果交了錢,就必須每節課都去。練琴很苦的,開始了就要堅持哦。
她說,我確定,我就是要學,我一定會堅持的。
前兩天看了一篇文章,說是媽媽首先是一個人。如果你在少女時代就是一個懶散的少女,沒有必要在生了孩子之后就要求自己從一個大大咧咧的女人忽然變成全能無敵辣媽。
這話我愛聽。
懶散的人,或許會平庸,但不妨礙擁有幸福和快樂。
教育孩子,先教ta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內在的驅動力,自然會讓有緣的孩子成為不平凡的人。
我就那樣依然懶悠悠地。孩子自然會要求學這個學那個,等ta提出來了,再去湊錢給她報班也不遲是吧?
為什么非得省吃儉用,克扣自己,給孩子報一個又一個興趣班,把自己和孩子的課余生活排得忙碌不堪,然后苦口婆心地勸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呢?
當然,若孩子好學,主動要把周一到周五的夜晚,以及周末兩天都排滿,只要經濟條件許可,倒也無可厚非。
問題的關鍵是,你得明白,是孩子想學,還是爸爸媽媽想讓ta學。
你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托舉孩子成長,還是以自己的生活為代價在踮著腳尖背負孩子的人生?
好了,不廢話了。我得趕緊滾去碼字,努力掙錢給小主學鋼琴了。
那可是很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