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息時代來臨了,理財業務將代替存款
保本保收益,五萬起存,期限三年,年收益3.85%。
保本不保收益,定存,一萬起存,三檔收益,和貨幣基金日結算一樣。貨幣基金日結,不需要定存,收益每天變化比定存收益更高,取用方便。
圖片發自簡書App
1:銀行業面臨風險和壓力,金融市場開放,金融機構增多,投資風險加大。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減少自身風險。
比如銀行吸收存款客戶,然后又出去投資,結果銀行投資失敗。如果給存款客戶固定利率收益,銀行需要自己貼錢。
現在,銀行吸收理財客戶,然后拿這筆錢出去投資,投資失敗,理財客戶共同承擔失敗風險,收益下降或者本金跟著虧損。
銀行如果賺錢,客戶拿到的收益相應提高,但是客戶看不見銀行投資內容,所以賺多了分不分給客戶,這個權利在銀行一方。虧損的話,客戶是肯定要和銀行一起承擔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2:經濟復蘇,需要加大貸款力度,刺激經濟繁榮。相應,存款利率必須下降。
如果貸款利率下降,意味著銀行或者機構投資債券方向的收益會下降,相應的存款理財客戶的收益也要相應下降。
銀行和機構是賺存儲客戶和貸款客戶中間差價的,下調貸款利率前,必須先下調存儲客戶利率。房貸下降對購房者算是好消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3:購買理財產品成為普通人抵抗通貨膨脹的主要方式。普通人規避風險是第一位的,低風險低收益,本金會比較安全。
投資收益高,風險低的,都被四大行,國家開發銀行包攬了。余下風險感,收益高(低)的,都被股權,信托,債券金融分走了。老百姓常見的理財都是這類產品。
因此普通投資人規避風險是第一位的。盡量選擇四大行,公募基金,的理財產品。收益低,但是風險也低。
如果進入高風險范圍,需要離散投資,就是把資金分散幾個筐子里。防止虧損。
全民理財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