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別人,是一種修養(yǎng)

? ? ?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01

很早之前看過一個視頻,內容是這樣的:一男子跪在地上,被一根繩子拖拽著,而這牽引之人正是男子的女朋友,該女子還口口聲聲吼叫著說男子之前說過要疼愛她,給她做牛做馬,現(xiàn)在是男友該向自己證明的時候了。

再看看底下評論,自然是一片嘩然,都是向一邊倒的評論。我想大家都能猜到,網(wǎng)友通通都在指責女生,包括我,看的時候都是一臉憤怒,我的小正義細胞頓時活躍了起來,我倒是很想拎著那女子,就是反手一巴掌,至于這男的,我是真不知道該說啥。也許有人說,這是跟你有毛關系啊,別人男友還沒說啥呢,你跟著瞎起什么哄。

02

好吧,這事兒是跟我無關,可這事觸發(fā)了我的感慨,那就跟我有關了嘛,走過路過的朋友們,您說是不是?

尊重自己,是一種能讓別人尊重你的基本。作為一個成年人,連自己都不能尊重的話,你又何談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就如同視頻里跪地的男生,用古話說,這叫堂堂七尺男兒,竟弄得這般狼狽境地,真是叫人唏噓哇!

作為一個成年男子,竟任由女友將鐵鏈拴在自己的脖頸之上,這又是何等的卑微?難道你一個男子的力氣,還不及女子,又或者說,男子的氣魄又在哪里呢?動手絕非君子所為,可這男子竟這般不顧及男人的臉面和形象,毫無自尊可言,很不懂得尊重自己,才會絲毫不反抗這等暴力侮辱行為,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03

學會尊重別人,是一個人基本的修養(yǎng)和素質。中國人強調的最多的無疑是禮儀教化,孔子曾教導兒子孔鯉的故事中就有提到:在《論語.季氏》中有一章記載: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古人尚且說不學禮,而無以立于人世間,而這視頻里的女子卻毫無教養(yǎng)可言。哪怕是對待一個往來的陌生人或是并不熟知之人,尚可以以微笑示禮,表示尊重;何況是自己的愛人、情侶,卻要這般無禮,這不僅僅是無理取鬧了,已經(jīng)上升到虐待的程度了。

03

可想而知,當路人看到這樣的情形,該作何感想呢?尊重別人,是做人基本的修養(yǎng)。學習其他的前提,你得先學會怎樣做人,怎樣為人,學會尊重他人,你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以及真正地吸收了禮學知識的精髓之處。

故而不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必須具備尊重這基本的修養(yǎng)。親情里,你得有長幼有序,尊老愛幼的品質,而不能因為你年長或者尚小,而失了禮儀,亂了章法;友情里,你得明白“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不可因為關系太近,而肆意妄為,胡言亂語。

可有些人總是以為對方會毫無條件,持續(xù)地包容她,任她任性。別人的一句我寵你,你就開始肆無忌憚地放任自己,就像是堆積木一樣的不停地堆積,可是當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也會坍塌的。

04

要知道尊重才能收獲友誼;愛情里,也需要尊重她,互相尊重,要知道這個人有可能是陪伴你度過一生的人,想要得到幸福的途徑,絕不是任意胡作,將別人的自尊建立在自己的快樂之上的,你首先得學會去尊重他,才能盡享玫瑰般的愛情。

要去別人家拜訪之前,打個電話或者通知主人何時去拜訪,好讓主人不至于措手不及,臨時準備,這是尊重;收到朋友禮物,要表達感激之情,并不要去議論這禮物的價格貴賤,這是尊重。長輩提問要儀態(tài)端莊,看著提問人的眉心位置,認真聆聽教誨和提問內容,這是尊重。

05

在被邀約或者邀約別人的時候,要盡量做到提前到達約定地點,遲到始終是個不好的習慣。對于商人和工作人員來說,時間觀念顯得非常重要,而那句“時間就是金錢”的說法也并非毫無道理,你不看重時間,別人自然會認為你這個人不值得信賴,那么你就可能失去一個良好的機會。

不要讓別人等你,因為機會永遠不會在原地等你!當別人覺得你的行為已經(jīng)構成了不尊重的程度時,無疑你已經(jīng)失去了一個朋友,或者說錯過了一個貴人。用無賴的方式得到的東西,終究不會長久,自然也不會是真心所鑄。

尊重是一種基本素養(yǎng),學會尊重別人,是一種基本修養(yǎn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