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一個較不發(fā)達(dá)的城市,其發(fā)展程度類似于中國的二十一世紀(jì)初。我所生活的胡志明市位于越南的南部接近赤道,天氣濕熱,一年之中只有旱雨兩季,人們在這里很少穿厚衣服,更別說見過下雪了。越南語是這里的通用語言,當(dāng)?shù)氐挠⒄Z普及程度不及中國,但胡志明市作為越南的經(jīng)濟中心有許多外國人,同時也有許多中國的公司和商人。
Chance giver項目的AIESECer都非常熱情,一旦有問題都可以在whatsapp上和他們及時溝通,如果你想外出購物他們也會帶你去大商場和你一起購物也會邀請你一同旅游。
在精心挑選了項目并匹配后就一直期待著這次志愿者之旅,出發(fā)之前唯一擔(dān)心的就是住宿上的男女混寢,這對于我們思想上比較保守的亞洲人來說剛開始可能比較難以接受,也對即將上課的地方——寺廟充滿了好奇。期末考一結(jié)束便馬不停蹄地坐上飛往胡志明的飛機開始了這段非凡的旅程。還記得到達(dá)寺廟的時候剛下過雨,寺廟門口有些泥濘,當(dāng)?shù)氐脑侥现驹刚邘臀覀儼殉林氐男欣钕涮нM(jìn)了寺廟里的志愿者宿舍intern house,。同宿舍的志愿者會不斷的更換,剛開始是幾個印度友人,后來又來了香港和韓國小哥,馬來西亞、突尼斯的小姐姐們。由于英語聽力的障礙再加上一些英語口音,剛開始在聽外國人說話的時候會很吃力,所以需要不斷地去適應(yīng)。還記得我們幾個徹夜聊天的時光,我們交流自己國家和其他國家的文化差異,提出一些一直困擾我們的對對方國家文化的疑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印度文化的奇特,比如用手吃飯。在寺廟里,我主要以教中文課為主還有一些英文課。對于以中文為母語的我們來說,在這里教初級的中文真的是如魚得水,學(xué)生們的年齡大多數(shù)都比自己大,他們許多都是在中國公司上班地工人,也有很多是中文愛好者,剛被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哥哥姐姐們叫老師還會有些不適應(yīng)呢。學(xué)生們的學(xué)習(xí)熱情都很高漲,還經(jīng)常帶我們出去吃喝玩樂,游歷胡志明市,在這一個多月里我和他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情,再回國后還一直和他們保持著聯(lián)系。寺廟里的素齋也是令我難以忘懷的,廚師阿姨用高超的技藝把素食也做得有滋有味。離開的時候我還是沒忍住淚水,因為在這里的一個半月越南伙伴們給予我太多溫暖和快樂,我也在這里傾注了太多的情感,我們約定將來我還會回到越南回到寺廟去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