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果老師家來了一位小客人,曲黎表姐的孩子小睛。
小睛家在城郊放牛溝,小學頭三年在當地念書,成績很好,也很知道學習。考慮到城里的教學條件、師資和管理更好,升入四年級時,曲黎幫助小睛轉到了市里的奮華小學。插班上學后,活潑開朗的小睛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結交了新朋友,在新環境里過得很愉快。
期中考試之后,曲黎表姐找到了曲黎,說孩子成績似乎沒有從前好了,在村小時孩子是頭幾名,這來市里好象也就是中等生偏上的程度。曲黎安慰表姐說,市里的整體教學水平肯定比家里高,所以孩子在家里是優等生在市里可能就不那么靠前,再有孩子應該還是沒有完全適應新環境,等情況理順過來,成績就慢慢上來了。這回才出期末成績,表姐立刻就給曲黎打了電話,說孩子成績比期中又下去了一點,發卷子那天孩子回家就哭了,好象一下子沒了信心。
放寒假了,曲黎把孩子接到自己家,想通過近距離的觀察了解一下孩子,曲黎發現,小姑娘還是很認真地看書寫作業做練習冊,但真的象表姐說的那樣,說話間老是懷疑自己,害怕開學后成績再退步。
曲黎時常鼓勵孩子,這個周末,更把孩子帶出來,希望通過大家更多的肯定幫助孩子重拾學習的信心。
我們各自喝茶,何姐給孩子沖了杯熱巧克力。
果老師從書架上拿出了一疊A4紙。
“小睛,這一堆照片,你喜歡哪張?”果老師把一疊紙放到茶幾上。我們幾個大人也湊過去和小睛一起看。
“這幾張。”小睛把喜歡的挑了出來。這幾張照片上,每一張都有綠色的影子,地里的莊稼綠油油,柳林和綠草恣意生長,鋪滿照片的每一處。不管誰,在這組圖片里,大概都會把這幾張選出來喜歡吧。剩下的那些張,不是一望無際的沙地,就是破屋荒村,有的照片中有人像,人在灰浸浸的世界里埋頭栽樹。那么黯淡的顏色與鮮亮的翠綠對比,什么會被喜歡,根本用不著多想。
“小睛,你知道嗎?這些照片拍的都是一個地方。”
“一個地方?”小睛的大眼睛充滿疑惑。
“是一個地方,這是三十年前,”何姐指著一張沙漠的照片說。“這是三十年后的現在,就是你喜歡的這幾張”,小睛把目光投向自己挑出的那幾張照片。
“就是這個阿姨,領著家里人,在沙漠里種了三十年的樹,這里才這么漂亮。”果老師說。
“種了這么多的樹呀?這個阿姨家人都太厲害了。”
“這張紙上有阿姨種樹的一些數字,咱們一起讀讀。”
小睛大聲地念起來,“楊樹3000畝、榆樹300畝、柳樹240畝、沙柳1900畝、沙蒿2400畝、沙打旺1400畝、檸條650畝、沙米和沙芡[qiàn]共1800畝……,總共植樹2700多萬株,種灌木4000畝,搭障蔽900多萬米,使11萬畝荒沙得到治理,林草覆蓋率達60-80%。”
“這個阿姨太了不起了,她們家是不是得天天不停地種呀?”
小睛的話引起一片低低的笑聲。
“小睛發現了這個秘密。”果老師笑著拍拍孩子的頭,“這個阿姨叫牛玉琴,她們全家天天種樹,年年種樹,到現在已經種了三十年呢。牛阿姨剛開始在大沙漠里種樹時,可真不容易,第一年種的六千多畝樹苗差不多都被風沙毀了,全家人都沒了種下去的勁頭,就這個阿姨,可堅強了,她傷心地哭,哭完,拿起鐵鍬接著挖坑種樹。慢慢的,阿姨家種的樹越活越多,一年年的,樹越種越多,種樹也沒最開始那么難了,阿姨現在老了,但是她把那么一大片難看的沙漠變成了漂亮的綠洲。好多地方的人,還有外國人都來向阿姨學習種樹治沙的本領呢。而且,牛阿姨現在還在種樹。”
“牛阿姨真讓人佩服。”
“嗯,我們這些叔叔阿姨也佩服牛阿姨。她不怕辛苦,也不怕失敗和打擊,就是一棵棵地把樹栽進沙土地,一棵棵地給樹施肥、澆水、剪枝,一年年地堅持下去,最后,她擁有了一整片的森林!小睛每天的學習也象在土地上種樹,上課回答問題是種一棵樹,認真寫作業是種一棵樹。”
小睛搶著說,“預習是種一棵樹,復習是種一棵樹,上英語班也是種一棵樹,做練習冊也是種一棵樹。”
“對”,果老師贊許地看著小睛,“只要一直種下去,總有一天會種出一片森林。小睛有許多樹要種,果叔叔也有許多樹要種,果叔叔覺得,種這棵樹,就想著好好種好這棵樹;種下一棵樹,就想著好好種好下一棵樹,不用想明天后天大后天這棵樹會怎么樣,只要認真地種好每一棵樹就可以了。種樹,要開開心心地種下去才有意思。”
曲黎后來說,那天從果老師家出來,小睛就迫不及待地拉著她的手說,“小姨,我也會有一片森林的。”
曲黎笑了,親了一下小睛的臉蛋,“小姨也找找小姨的樹,到時候,咱們都有自己的森林。”
小睛伸出小手,“拉鉤!”
曲黎伸出大手,“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