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星期二,晴
今天,想著給女兒教個球類運動,便問她想學乒乓球呢?還是羽毛球?女兒說:“想學羽毛球”。于是,我拿出羽毛球拍子和羽毛球。先給女兒教怎么發(fā)球,一開始,女兒怎么也發(fā)不了一個,有些著急,我便耐心的對她說:“萬事開頭難,別著急,慢慢來,媽媽也和你一起學,我學左手發(fā)球,怎樣?”在我的鼓勵和帶動下,孩子慢慢的可以發(fā)一個、兩個、三個球了,我高興的說:“呀!比我厲害多了,我才能發(fā)一個呢!”看著我笨拙的發(fā)球,女兒自信心越來越好了,學習的興趣也上來了,反復的練習發(fā)球。接著,我倆開始練接球了,發(fā)球掌握后,接球就比較簡單了,女兒覺得羽毛球很好學。這不,下午剛吃完飯,女兒又要我陪她去打球。我倆來到小區(qū)廣場,通過練習,女兒越來越熟練了,她高興的說:“媽媽,過兩天咱倆就可以比賽了,我一定會贏。”看著女兒興奮的笑臉,我雖然很累,但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女兒又學會一個新本領(lǐng)了。看我打累了,我倆便回家了。一回家,女兒便說:“媽媽,你休息下,我自己洗澡。” 聽了女兒貼心的話,我高興的說:“好,你自己洗澡,媽媽等會洗。”
看,這就是鼓勵孩子的好處。當孩子受到鼓勵時,自信心滿滿,于是上演了良性循環(huán)。而當他不斷的受打擊的時候,什么意志力薄弱啊,自制能力差啊的一幕便上演了。其實人與人之間本沒有太大的差距,是心里的那種暗示,將他們塑造的千差萬別。
由此可見,教育引導孩子時,越是他犯錯的時候,那種鼓勵與信任越難能可貴!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請大家多鼓勵夸獎孩子,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贊揚,少一些憤怒,多一些寬容,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三四班屈源芝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