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班主任工作更具專業(yè)性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讀《做一個專業(yè)的班主任》所思

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王曉春老師的《做一個專業(yè)的班主任》是我枕邊案頭常常翻閱的一本書籍,該書將班主任工作看作像心理學、教育學一樣的科學,以大量的案例和理論指導班主任如何以專業(yè)的態(tài)度去面對自己的工作。暑假重讀本書,結合實際工作,又有了些新的所得,聊以記之,與同行的你共勉。

一、班主任工作的現狀之思

在擔任班主任之前,我只知道班主任工作繁雜而瑣碎,老師們基本是憑經驗帶班,而這個“經驗”仿佛很神秘,問他怎么帶的,他自己也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王曉春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對班主任工作至今缺乏科學研究,班主任工作沒有科學體系。一到班主任培訓的時候,就請領導來“布置任務”(班主任“應該”如何如何),請專家講點對所有教師都適用的大理論,或者找?guī)讉€優(yōu)秀班主任作典型發(fā)言,如此而已。

我不知道老師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但如果只憑經驗,悶著頭去做,估計很難從這項工作中獲得幸福感。

記得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個學期,學校舉行書博會,通知要求各班級提前準備捐書、布置攤位、選好銷售人員等。當時,我對這項工作一無所知,就悶著頭跟年級組幾位老師一起,組織家委,召集學生,最后順順利利“圓滿”完成了這項工作。

第二年,我又照此方法,又把這項活動“圓滿”完成了。但事后,我總覺得缺少點什么。整個過程中,仿佛只有老師和家長,學生的作用及學生參加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像隔靴搔癢,浮光掠影。

對照此書,我想根本原因是,我沒有以班主任的專業(yè)眼光看待這項活動,沒有對此活動進行一個合理且科學的規(guī)劃。針對這個狀況,我專門查詢了有關班主任如何組織大型活動的書籍,并向相關有經驗的老師對待此項活動的多種做法,最終才梳理出書博會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的基本規(guī)劃方案,下次書博會將按此方案實施。

雖然王老師在本書中,對當下班主任“經驗”一詞持有批判性的態(tài)度,但我個人覺得,班主任工作應該有其專業(yè)的特征,更應該將一些班主任工作的經驗作為參考。

二、班主任的角色之思

《教育心理學》對教師的角色,有明確的界定,教師具有傳道者、授業(yè)解惑者、榜樣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六大角色,對教師而言我們很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但是沒有一本專業(yè)的書籍系統(tǒng)闡述班主任的角色,教師的角色等于班主任的角色嗎?以我淺薄的經歷來說,這恐怕不能等同,實踐證明,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并且能做好的一項工作,它又有別于學科教師的工作。

王老師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將班主任角色梳理為:教育型的管理者、學習指導者、學生的平等對話者、學習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導者。這六種角色幾乎涵蓋了班主任工作的絕大部分內容,但王老師同時也指出,很多老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模糊的,甚至這幾種角色之間也存在一定沖突,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在掌握角色分寸、注意角色轉換。

今年開學的前幾天我就在思考,開學第一課上什么,訂閱號上相關的帖子鋪天蓋地而來,這一天,大部分班主任承擔的都是管理者角色,要組織學生分書、安排座位、再次明確班干部職責、班規(guī)、組織學生參加開學典禮等等,如果是新接班的班主任,我想還不僅僅局限于此。以往這一天,我都把自己的角色定為教育型的管理者,今年我將自己的管理者角色融合在了一堂主題班會課中,同時很快進入學習指導者角色和學生的平等對話者,開啟了新學年的第一堂語文課,在與孩子們的討論過程中,明確了新學期語文有關預習和作業(yè)的要求。晚上,我又接到一位家長電話,說孩子半夜三點睡不著覺,原因是家長要檢查他的暑假作業(yè)。我指導孩子家長應該暫時放下對作業(yè)的要求,讓孩子對學校、對同學形成期待感,正面引導孩子,激發(fā)孩子對開學的積極性,孩子開學前的焦慮。此時,我又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者。

短短的一天,我就在幾種角色中相互切換,但是只有這些很明顯還遠遠不夠。這些對很多班主任而言,都是常規(guī)性的工作,我們發(fā)現,就是在這種常規(guī)性的角色轉換中,老師們因為個性特征、學識水平的不同,會形成各種各樣的班主任類型,從而形成自己的帶班特色,不同的班主任工作類型都有所利弊,關鍵在于自己要學會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適合學生的工作方法。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三、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和邊界之思。

明確了自己是干什么的,才能清楚自己怎么去干,那么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什么呢?

我在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個學期里,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課都拿來上班會課,一方面為班級紀律著急,另一方面又為自己不懂得如何帶班而感到焦慮,也就是我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有時,課上到一半,因為學生亂插嘴,我可以一整堂課都給孩子做美其名曰的“思想工作”,還常常起早貪黑,結果當然是收效甚微。

王曉春老師在書中對“校園無小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兩個觀點提出了自己批判性的見解:教育與管理,教育是重點;班集體與個別學生,班集體是重點,;學生問題應該分輕度、中度、重度處理。有很多班主任習慣把學生的什么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結果弄得焦頭爛額。他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事實上做不好的事情上去了,浪費精力,浪費感情,其結果是他本來能做好的事情也耽擱了。

這種情況我同樣遭遇過,而且為此付出不小的代價。記得上個學期學期末,我們班發(fā)生了一起學生放學后,在課室發(fā)生的安全事故,當時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處理這件事情上,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結果造成自己重度焦慮,后來在咨詢了法律專家及查閱了校園意外安全事故處理辦法,這件事情才得以緩解。如果再次遇到這樣的事,我想我會首先明確自己工作的邊界,以更加專業(yè)的態(tài)度而非感性來處理這個問題。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做一個專業(yè)的班主任》一書,還以大量的實際案例,闡釋了班風建設、班級日常管理及問題學生指導。語言簡練,可讀性很強,在信息化泛濫的時代,他讓我們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迷失在被感性綁架的班主任工作的路上,他讓我們看到了教育在愛的前提下,獨有且應該有的科學的一面。

愿所有的班主任,明哲且快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班主任治班策略:通過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在班級中的地位 初中班主任張老師 9月14日 上高中的時候,我是一個很...
    漢唐雄風閱讀 11,386評論 5 77
  • 一個人如果沒有失去過很珍視的東西,就不知道自己曾經擁有過什么;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命懸一線的瞬間,就不會懂得生命的...
    歡歡不是一條狗閱讀 606評論 0 0
  • 7.30 星期日 小雨(107) 早晨起床后告訴兒子,舅舅家的弟弟被撞傷了,我要去醫(yī)院看看,讓兒子跟著...
    王界程閱讀 13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