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工作太忙,沒有在自己小組內做招呼,到下午6點多,才基本安排好工作,今天我這個組長失職了。
在大群里看各位打卡的內容,給我影響很大,寫吃,寫抑郁癥,寫不怕……都真實,我反而寫不出來,我的敲字內容太晦澀,說明我內心雜七雜八的思考太多,沒有靜下來,沒有好好地鍛煉說話能力。
組內有兩位同學分別和我做了私聊,對我寫得第72篇個人書寫《光明城市&幽靈死都》給出意見和鼓勵。
一位同學,問我寂寞嗎?我回答:我孤單,因為我寫的這些東西別人未必明白得了,我可能只有自己和自己對話。我還告訴她,我現在寫東西只給兩個人看,一個我自己,另一個是網絡中我若虛的一個存在,我不指望我的敲字給別人帶來什么,我只是解決我的問題,我要明白我為什么生活在城市?我的城市是怎么樣的?
另一位同學,說她知道我說的拜訪的第三個人,是冬兒,大龍媽媽,說明城市也小,那些不曾謀面的人可能關聯一個朋友她們彼此互相也認識。更重要的是,微信社交讓我們在手機上多次確認有這種存在關系。
今天妞妞老師在群里給予提示:見證就好,不過多評述,留個班會更多空間。我們小組內包括我是在消化這種簡單見證做法,我們其實有很多想法。妞妞老師可能考慮——中性意見、共情基礎、注重社交禮節,可能都有這方面訴求,我自己在消化,我首先認可大群組的規范,我也建議可以適當性增加鼓勵性語言。
妞妞老師今天的情感文章我讀了,簡單文字,兩個故事,一段關于愛情深度解析,對活著、愛過、釋然,做了充分解析,收獲很大。這個和她昨天分享的故事庫和寫作習慣有關,可能就是這樣的文字太安靜了,太妥帖了,少了熱鬧。
我一直也在考慮故事藝術這個話題,“故事藝術”在百度上還沒有詞條,有“藝術的故事”、“故事”詞條,故事也當素材理解。我們現在寫的故事,更多指生活中的人和事,其實,在文學創作中,還有一部分虛構的“故事”是幫助我們更好理解人的獸性、人性、靈性、神性。故事,還有宏大敘事、自然敘事,以農村生活為中心和以城市美學為中心的不同敘事情景,這導致了古典主義與現代性分野。
我們走向更精致的自己,我們大部分人比以往解放在于我們可以抽出時間、空間,并找到朋友分享我們自己的心靈、情緒、故事、思考,向細小化去發掘,就是人的進步,這也是解放。
解放心靈,是在解放手,解放田野對身體束縛,解放高樓城市對人壓抑之后,一條人心修煉之路,這次心靈獨立書寫是有微時代的技術方式、情意技巧、肝膽相照。
吳寧今天向我說了一句生猛的話:
你看了夠你嘲笑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