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著一只聰明但好奇心極強的狐貍。它總是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興趣,喜歡打聽別人的事情,甚至經常插手與自己無關的事務。盡管森林里的動物們多次勸它“少管閑事”,但它總是笑著說:“我只是想幫忙嘛!”
一天,狐貍在森林里散步,聽到兩只松鼠在爭吵。原來,它們因為一顆松果的歸屬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狐貍心想:“這還不簡單?我來幫它們解決!”于是,它走上前去,建議兩只松鼠把松果分成兩半,一人一半。松鼠們同意了,但分完后,狐貍覺得其中一半比另一半大了一點點,于是又建議再分一次。就這樣,狐貍反反復復地調整,最后松果被分得粉碎,兩只松鼠氣得跳腳,誰也沒得到完整的松果。
狐貍覺得有點尷尬,但它很快又發現了新的“目標”。它看到一只兔子在挖洞,便跑過去說:“你這樣挖洞效率太低了,我來教你!”兔子還沒來得及拒絕,狐貍就搶過工具開始挖。結果,它挖得太深,洞塌了,兔子被埋了一半,氣得直跺腳。
狐貍灰溜溜地離開,又看到一只烏鴉在樹枝上唱歌。它覺得烏鴉的歌聲太難聽,便大聲喊道:“你這樣唱不對,我來教你!”烏鴉被嚇了一跳,嘴里的奶酪掉了下來,正好被狐貍接住。烏鴉氣得大罵:“你這個多管閑事的家伙,還我奶酪!”
狐貍拿著奶酪,心里卻并不開心。它想:“我明明是想幫忙,為什么大家都討厭我?”這時,一只老貓頭鷹飛過來,對它說:“狐貍啊,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事并不需要你插手。多管閑事不僅幫不了別人,還會給自己惹麻煩。”
狐貍聽了,恍然大悟。它把奶酪還給了烏鴉,向松鼠和兔子道歉,并決定以后再也不隨便插手別人的事情了。
從那以后,狐貍學會了專注自己的生活,不再自尋煩惱。森林里的動物們也終于松了口氣,感嘆道:“這只狐貍終于明白了‘少管閑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