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體會過古時候女子的生活,我們一般的印象都是卑賤,低下的。
目前,在許多地方,對女生的態度也都是非常不友好。有些男人會抱有“女人就好比衣服,穿過覺得不合身了就是可以隨意更換的”態度 ,必然會讓許多現代女性反感,必然會有許多女性想要追求“平等”。
可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平等”到底是什么呢?又該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當我和身邊的女生朋友交流的時候,她們說得最多的是:“作為一個現代女性,最重要的就是要追求獨立,不僅經濟上獨立,還要在人格上,思想上也要有獨立的意識,不能依附于男人”。
這個“正確”的觀點,我想沒有人會不同意吧,可是,當碰到某些需要用這些價值觀來指導選擇的時候,又是另外的做法。
有些女生會以“絕不做家庭主婦”來指導自己的生活,身邊已經有好些人都說,現在的女生不應該在家當家庭主婦,憑啥呀?孩子,家又不是女生一個人的,為啥要讓一個女人把自己的時光耗在家庭中呢?
認識的一個姐姐,大學畢業后就成婚,幾乎就沒有在社會上工作過,上學的時候是父母供著,結婚后是老公養著,也就一直在家當一個全職媽媽,快九年過去了,她所擁有的就是三個孩子。
剛有第一個寶寶的時候,問她的工作意愿的時候,說“現在在社會上工作,拿老板的錢,需要看人家臉色吃飯,倒不如在家好好做一個全職媽媽,也是挺好的,還不要忍受人家的臉色呢。”
這么些年過去了,依舊問她的工作意愿的時候,說“現在嘛,倒是想出去干點活,因為這樣能體現自己對這個社會的價值,每天在家帶孩子也挺無聊的,尤其是孩子們都大了,不太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如果他們都離開我獨自去上學,工作了,那我得多寂寞不是?”
是了,我們想要的平等是我們想要知道自己的價值在何處,想要知道自己對這個社會到底有多大的貢獻。
我并不認為“成為一名家庭主婦”就不是在追求平等,只要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是自愿的,無論如何在將來的某個時候,都不會后悔就是好的。
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職場上,在某種程度上都有對“女生”的偏見。
比如,在職場上,當你在為一個工作全力以赴,在各種戰場上打仗的時候,往往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
唉,女生啊,你別太猛了,得找到你作為女人的特性啊,女人的特性應該是溫順的,不需要上陣殺敵的,做好你自己該做的就行了;唉,女生啊,你別太累了,這樣不值得,熬夜干活會讓你快速老化的........
我想說出這樣的話的人,一定是抱有對你的關心才會這樣的,他們好意提醒你,人生苦短,又是作為女人,多柔弱呀,不值得那么拼命。
許多女生聽到這樣的回答,也會非常贊同,認為作為一個女生,就應該享有許多特權,享有被優先看待的權利。
但是,殊不知,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樣的想法其實暗含著某種“不平等”,其中是含有歧視的。
因為你在享有某種權利的時候,必然就放棄了許多東西。如果你享有放假,那就缺少和男生進步的機會,人家在工作,你在放假,人家可能就能比你學得更多,能力也可能會更強不是?
就如近兩天被刷屏的文章《我是范雨素》,一個保姆用文字訴說著自己的故事,許多人被感動。
如果是因為文字本身被感動倒還好,那如果是加上“保姆”階層,抱有某種同情在內,被感動,認為文章真好就值得好好考慮了。
因為無論是職場上,還是其他方面,男女就應該是平等的,除了某些非常非常重的體力活,可能女生不能勝任之外,就不需要有區別對待。
女生也不需要要求被區別對待,一旦把自己視為弱勢群體,需要別人用同情,憐憫之心來看待自己,實際上就已經處于不平等的地位,也就自動放棄了追求平等的權利。
所以,我想女生所追求的“平等”可能就是在某些位置上看成是一個正常的人,例如職場,不需要他人的特殊對待,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對自己抱有“我是女生,就應該被如何如何的姿態出現”,這樣,才有可能得到平等的對待。
圖片來源:Jill
圖片授權基于:CCO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