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小姨多鶴》,揮之不去的人物竟然不是主角。
一個家庭明媒正娶的結發妻子,竟然是一個外人。
朱小環,一個普通農民家的女兒,雖不是出身富貴,但也是父母寵愛的寶,嬌生寵溺慣了,養成了潑辣直爽的性格。嫁到張家,公婆相處和睦,丈夫二孩對她恩愛有加。日子本如陽光般紅紅火火,偏偏遇到當年的政治大背景——抗日戰爭。懷了身孕的小環,被日本兵追趕,情急之下爬上牛背,狠狠的摔了下來,生命垂危的關鍵時刻,二孩執意護她,大吼一句救大人,讓她一下子鐵了心的要感恩一輩子,此后的歲月,無論再難,這句話、這個瞬間的記憶,是她度過此難的精神支柱。
孩子沒了,再不能生育,一輩子做不了母親,小環便把自己身上缺失的母愛轉移到家里,奉獻給丈夫、多鶴和孩子們,守候著這個家庭不散不倒。
三四十年代的農村,不生孩子的媳婦絲毫沒有地位,沒有孩子的家庭,猶如狂風暴雨中快要崩塌的大樹,沒了根基,為了張家的后代,張家老兩口花了幾塊大洋買回日本戰敗遺孤竹內多鶴,期待借腹生子,留存血脈。兩女共一夫,誰也受不了這樣的委屈,原本活在蜜罐里的小環大鬧了一場跑回娘家,可她終究是善良理智的女子,都沒有告訴娘家真實原因,也沒有堅持反抗,想清楚了事情的利害關系,成全了張家想要抱孫子的心愿,也讓自己落入苦難的俗套中。
她潑辣世故又愛憎分明,一張刀子嘴永遠不饒人,嘴上說著不樂意,還是跟著丈夫一起去了鞍山和南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他張儉就算是跑到地球外面去,她也得跟著,不然他要怎么生活。誰要是敢說家里半句閑言碎語,她能有十句回報,憑借伶牙俐齒,走到哪都能混成一幫朋友,也就是這樣的本事,才能在張儉被迫入獄時奔走求人,撒起潑來天不怕地不怕,罵的小彭無力還嘴。生活再艱難,她也能憑著湊合過的思想活下去,一家人的生計全依靠在她一個人的手藝上,菜市場撿來菜葉,手快摸走幾個雞蛋,坐車謊稱坐過站,買魚非說忘帶錢改日送來,她隨機應變演的一出出好戲,讓這個家庭得以生存下去,省下來的錢全用在探望丈夫的時候,買了各種平時連看都舍不得看一眼的食品,做了幾件最好的衣服,只為丈夫少受一點罪。張儉出獄后,被多鶴接去日本治病,再沒能回來,小環心中不舍,卻深明大義,忍痛割愛讓他離開,直至兩三年后才敢打開他的最后一封信。她愛著這個當初對著父母和醫生大吼救大人的二孩,愛著這個喜歡被她抱在懷里撫摸頭發的二孩,即使知道張儉和多鶴有了真感情,她內心顫動,心里快被淚水淹了,卻依然深愛著。
她依然是這個家庭唯一的媳婦,此后的后半生,對多鶴的維護和照顧是她身上釋放最大的母性光輝。本打算生完孩子讓多鶴離開的她,根本無法狠下這個決心,走了讓她怎么活,在聽完多鶴悲慘身世的時刻更加淪陷,這就是她的親妹妹,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互相陪伴了這么多年,再無離開的可能。她冒著被摔下山坡的風險,幫著多鶴接生了一對雙胞胎;小彭小石對多鶴起了愛慕之心,她巧妙警告;張儉一時鬼迷心竅丟了多鶴,小環把丈夫罵了個夠,發瘋似的出門尋找;多鶴日本身份曝光后,受到多方鄰居排擠,她挺身而出以牙還牙;多鶴被罰掃廁所戴“日本間諜”的白袖章,小環就給她縫了個漂亮的花邊,勸她不必如此在意;不成器的兒子嫌棄多鶴身份,堅持與家庭劃清界限,被她狠狠的教訓了一番。小環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保護著多鶴,直到中日建邦,多鶴找到友人返回日本,她放手讓她遠行,并沒有阻攔。
她依然是這個家唯一的母親,孩子們只叫她媽媽。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她卻更加疼愛丫頭,抱在手里的時候,抑不住的愛。丫頭考上軍校,她拜訪街坊鄰居,恨不得讓每家都知道女兒有出息了;她把丫頭一路送到南京,舍不得她離家;丫頭被學校開除,她怕流言四起傷害孩子,閉口不談巧妙回避,丫頭去日本投奔多鶴之前回家看她,倆人依然挽著胳膊進進出出,鄰居們都說像親娘倆。兩個雙胞胎兒子,小環雖嘴上罵了他們十幾年,心里還是放不下他們遠走,拼命湊錢實現大兒子去日本的心愿,等著盼著看孩子們的來信,從她接生出他們的那刻起,她就放不下了,張鐵張鋼,卻是如此恨鐵不成鋼。三個跟她朱小環沒有絲毫血緣關系的孩子,長大不成器還時不時給她捅婁子的孩子,已經成為她死去兒子的化身,她當年失去孩子的母愛,在這三個孩子身上得到了補償。
一個有著民族仇恨的日本女子,一個跟自己丈夫生了三個孩子的女子,一個最終移情別戀的丈夫,三個非親非故的孩子,他們是小環生命里至親的人物,好像看起來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也許按常理發展,她應該有了恨意起了歹心將多鶴和孩子加以折磨再憤然休了丈夫,報仇雪恨,然而這樣的俗套并沒有上演。這一切關系的發生跟她沒有一點聯系,丈夫是別人的,孩子是別人的,愛情也是別人的,她是游走在這一家邊緣外的人,但卻是這一家得以穩固生存的粘合劑。她懶散、潑辣、愛吸煙,厚臉皮,有點閑錢就愛花了,罵起人來什么臟字兒都敢玩外蹦,她也善良、機靈、心態佳,懂得人情世故,敢于為家庭奉獻犧牲拼命,誰要是敢傷害她家人一根汗毛,她毫不退讓絕地反擊,這是一只眼睛尖耳朵靈的鷹,誰也別想從她翅膀下傷害這一家幼鳥。這個缺點百出的粗俗女子,卻讓人欲罷不能的著迷。
朱小環,一個吵鬧了一輩子的人,湊合維持整個家庭不倒的人,最后只剩下了她自己和一條狗。繁華散盡總是凋零,熱鬧過后終歸落寞,丈夫、多鶴、孩子們都走了,這個家散了,只剩她一人守候著這個空房間,守候著遠方的親人。
故事結束了,小環的人物形象完整了,嚴歌苓賦予朱小環一個豐滿的人生,苦難中練就的堅強,支撐著整個故事發展的跌宕起伏,支撐著整個家庭的經脈,頑強的生命力下是母性力量的執著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