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編輯微信公眾號文章已逾數月了,朋友問我,“你當媽媽還早著呢,為什么對育兒這么感興趣了?我怕是要等到好幾年有孩子了才會讀這些的。”
??我對他說,越是了解育兒知識,我就越是發現,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中蘊含太多的道理,為我解開了許許多多的人生難題。
讀育兒文章絕不僅僅是為了育兒,它更豐富的意義,在于讓你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再者,教育是終身大計,也絕不是讀幾本育兒書就能完全掌握的。
若不是因為心理學和幼兒教育的學習,我一生都會背負著過去的包袱,舉步艱難。若不是因為閱讀文學,我的人生一定會是另一番光景。
為什么我要讀文學? ?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候,我就喜歡問許多為什么。為什么天是藍的,草是綠的?為什么鄰居的小伙伴比我要受歡迎呢?為什么我的家庭不像別人的那樣幸福呢???
我問了許多人,卻都找不到滿意的答案。于是我打開了書本,從爺爺給我的圖畫書開始,從《安徒生童話》開始。當我打開舅舅送我的《魯賓孫漂流記》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孤單的心終于找到一點點答案。我想象著,魯賓孫過著多么孤單的生活呀!沒有親人的照顧,甚至沒有與他說話的人,他比我還孤單!原來孤單并不那么可怕。
我抱著這本書讀了一遍又一遍。想象著在汪洋大海中一個孤單的小島,那個荒蕪人煙的地方,在魯賓孫眼里竟然都成了賴以生存的資源,找到了相互依存的同伴!魯濱孫的故事就如同陽光雨露,澆灌了我幼小的心靈,讓我懂得勇敢,堅強,樂觀,直面孤獨。??
我想我的人生,若不是因為文學,早就變得平庸,混亂了。幼年時我并未得到足夠的父愛和母愛,心靈有許多缺失,長大后,我也感覺到自己深受幼年經歷陰影的影響。不過這些年來,由于我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對心理學的學習,漸漸能夠解釋為什么我的心靈會有缺失了,我慢慢明白,為什么我會成為現在的我……漸漸的我會慢慢觀察自己,我會學習治愈自己的心靈,現在也終于釋懷了。 ?
讀書讀多了,人心中就會有一種信仰,會讓我突破現實生活的局限,走向更遠的遠方。 ??
怎樣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
我從小就喜愛讀書,可是現在想來,由于當時學校課業繁重,學習壓力大,占用了許多時間,我讀的課外書也并不算多。我想,若是如今的父母能有意識地鼓勵孩子多讀書,幫助他選擇好書,陪伴他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愛好和習慣,那么孩子的人格和心靈一定會受益頗多。對于心智成熟較早的小孩,書籍會是最親密的朋友;對想法簡單的小孩,書會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戶,引導他去思考,去體驗。??
我還建議家長們為孩子營造一個讀書交流的平臺。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或者邀請鄰家的小孩一起讀書,讓孩子們相互鼓勵督促,讀完書之后坐在一起聊聊天,有感而發,有話可說,從中得到成就感。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交活動,決不盡信書,死讀書。 ?
青少年讀什么書呢???
這里,我推薦一套文學名著叢書“世界文學名著寶庫叢書” 這套世界文學名著寶庫精選了世界文學名著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膾炙人口的141本,并將這141本世界名著重新修訂,在不影響原著的基礎上更適合于青少年們閱讀,在豐富他們課余生活的同時提高文學功底鍛煉文字駕馭能力,使其成長道路充滿陽光,使文學成為他們心靈的雨露。
這部叢書包括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的教育》《簡.愛》《哈姆雷特》《老人與?!贰断ED神話》《愛麗絲漫游奇境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白鯨》《格列佛游記》《昆蟲記》《魯賓遜漂流記》《茶花女》《英雄凱撒》《名人傳》《福爾摩斯探案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百萬英鎊》《小王子》《王子與貧兒》《小婦人》《呼嘯山莊》《小公主》等等,部部都是傳世經典,值得反復閱讀。
回憶這一本本書,都是我年少時難忘的回憶。愛麗絲帶我去過小人國,看到會說話的兔子,和那一片神奇的仙境。愛的教育似乎是很小時候看的書了,
是的,年少時讀過的書,長大后我大多都忘記了,最多也只留下了一些零碎的印象??墒俏矣肋h不會忘記,兒時讀書時的那種投入其中、被深深打動的感覺。有時哭了,有時笑了,有時隨著主人公緊張害怕著......在閱讀的時候,我的心靈是完整的,我知道,還有另外一個更廣闊的世界,等待著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