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瘋狂迷戀一部韓劇《請回答,1988》,不是因為那些青春可愛的人物們,而是深深地被里面呈現的生活日常所吸引:盤腿坐在門外邊嘮嗑邊擇豆芽的阿姨,安安靜靜坐在客廳中間啃香腸的小女孩,邊斗嘴邊幸福的家庭豐盛晚餐,包裹的嚴嚴實實滿懷父母愛意的學習便當。這些滿溢著食物香味的畫面,讓我對這部劇產生了強烈的好感。
? ? ? 我呢,在外求學7年,說實話,也算是吃過了好東西,醬香濃郁的魯菜,淡甜爽口的淮揚菜,清鮮生醇的福建菜,麻辣香爆的川菜,煙籠霧繞的燒烤攤,路邊大叔限量供應的雜糧餅……因為學生生涯充裕的時間,吃東西遠不用著急慌忙、你追我趕,所以大多數時候,每餐飯都吃的安心而又踏實,也時常因為這一口一口沾染著人間煙火的美味而感到小幸福。
? ? ? 后來一腳踏入求生謀職的大門,帝都的生活繁忙而又擁擠,心平氣和吃飯的機會屈指可數,和家人朋友在飯桌上談笑風生、推杯換盞甚至變成了一種奢望。早餐,面包酸奶,燕麥牛奶,三片水果,一顆白蛋;午餐,肯爺爺,麥叔叔,公司隔壁的速食簡餐,速度,速度,速度,似乎吃進肚子的不是具象的食物,而是一堆一堆的數字甚至是未來的年終獎金;晚上,且不論加班與否,往往因為一天的疲憊而只想癱坐在沙發里,晚飯呢?
? ? ? ? 隨意吧。
? ? ? ?廚房的燈黑著,黑著,永遠黑著,偶有閃爍,也只是打開冰箱透出的清冷的光,當時搬入新家時興高采烈采購回來的鍋碗瓢碰,好像也和那時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一起,蒙灰了。在這個追求效率與成果的年代,在這個匆匆忙忙的世界里,似乎我們并沒有什么時間和精力去滋養味覺和身體,我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生活的溫度正一絲一絲的抽離,越來越多的人,迷失在對生活的追逐里,卻忘記了如何才能好好生活。
? ? ? ? 上個月末,恰逢家中有事,我也終于得以從忙碌中抽身出來返回故鄉——內蒙古。隨著離家鄉越來越近,眼界也愈發遼闊,漫山遍野蒼茫的綠,沿著視線一直向前延伸,沒有阻隔,沒有終點,天空低的觸手可及,打開車窗,生命的氣息就這么不加修飾的撲面而來,恍惚間,我似乎感覺到了靈魂的豐盈與喜悅。
? ? ? 離開內蒙的時候,親戚給我拿了一些自家產的羊肉,讓我在外面多吃點溫熱暖和的,別老湊活。回到北京后,我約了幾個朋友,和媽媽要了燉肉的“秘方”,大家一起不慌不忙的吃了一餐。有點難為情,我是一個蠻感性的人,所以當羊肉的香味開始充斥房間時,我竟像《食神》里的薛家燕一樣,感動地差點流淚。后來我想,這個情緒的出現也許和肉香并無太大關系,而是一種來自生活本身的感動,我們一路爭分奪秒,生怕稍有差池便被這個社會所淘汰,卻忽略了生活本身好多美好的時刻,或許,行走的步伐太快,知覺神經就會變得不那么靈敏。
? ? ?
? ? ? 古人總說,“民以食為天”,之前從未意識到此中深意,吃飯,總覺得是多么簡單的事情,卻未曾想到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一日三餐,三餐便構成了一日,或隨意,或溫馨,或冷清,或溫暖,都在你。也許,在經歷了很多獨自的時刻,我們才會認識到,吵吵鬧鬧,熙熙攘攘,廚房里的煙火,真的可以映出人間的模樣,這簡單的一口一口,一碗一碗,就是真情與世事的溫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