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讀者R給我來信。R四十多歲,兒子現在上大學,離婚十多年了,現在單身過的很幸福。R的母親思想很傳統,二十出頭的年紀,就匆匆讓R嫁給了前夫,意思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生怕R再折騰幾年就晚了。母親說,你得找個男人對你的以后的人生負責啊,父母再好,也有離去的那一天。
剛剛進入社會,還沒和前夫談幾天戀愛,就匆匆的“被嫁”了。以為婚后就過上了王子與公主的幸福生活,誰知婚姻的后遺癥才剛剛發作。因為缺乏足夠的了解和溝通,所以爭吵不斷。兒子出生后,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不斷,因為前夫很少幫忙帶孩子分擔家務,讓R感覺不到前夫對個家的愛。
兒子兩歲的時候,R提出要出去工作,前夫不答應,說我能養活你們,我會對你和兒子負責任的。R深信前夫的話,在家相夫教子,徹底和外面的世界脫節了,但R感覺不快樂。R希望前夫能多陪陪她和孩子,少點應酬。前夫大發脾氣,說你一天在家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不知道我在外面多辛苦,我不應酬你們飯都吃不到口。
02
慢慢的老公總是回家很晚,喝醉了還打罵R。在兒子八歲的時候,兒子抱著R哭,他說媽媽我不喜歡你哭,離開爸爸吧,我會聽話的!R鼓足勇氣,和前夫離了婚,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R知道再這樣下去意味著什么,也許當初結婚就是個錯誤的選擇。
R說剛離婚的時候,自己也過得很辛苦,常常手忙腳亂,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曾經覺得自己很脆弱,以為自己一輩子就捆綁在老公身上,他如果不對我們負責,我們這輩子就毀了。但是轉眼十多年走過來,我覺得女人最重要的就是對自己負責,我雖然現在單身,但是狀態要比婚姻里的我好。
很多女人在婚姻里,明知道是個火坑,還是會往里跳;明知道只有痛苦和遷就,還是會選擇委屈與將就。在外界的壓力面前只會屈服,比如說:我父母要是知道我離婚會不開心會擔心的,我不能讓他們操心;孩子還那么小,我怎么能這么自私,讓他這么小就沒有爸爸,再難我也要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庭。
這些理由聽起來真的很感人。我想起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有什么樣性格的人,就有什么樣的人生。一個在自己人生重大問題上妥協的人,很容易也會在自己的其他問題上妥協。那么最后的結果是怎樣呢?那就是你以后遇到問題就會很容易妥協,最后落得個人人皆輸的局面。
03
女人啊,你永遠別指望有人能對你負責,你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來。小時候有父母對我們負責,長大了,女人們還奢望有個男人能對自己負責。殊不知,一個需要男人來對你負責的女人,就像瓶中花,只有依附男人的澆水,和愛寵才能活下去。你有沒想過,倘若有一天,你枯萎了呢?倘若有一天,他買了更美的花呢?最后的結局就是,他把你扔進垃圾堆。
所以女人,你必須要有扎根土地汲取營養的能力,你要自己生根自己發芽。你只有完全擁有了把握自己,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你才能不那么輕易妥協求全,你才能更容易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的孩子才有可能快樂幸福。
女人們啊,不要再說,我吃的那些苦和受的委屈痛苦都是為了孩子。孩子真不需要你的委屈和成全,你展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心態,孩子都看得見,你開不開心也騙不了孩子。要這道,越是內心的東西,越是以為你能掩藏得住的東西,越容易感染孩子。孩子是你的心頭肉,他又怎么會不懂你的痛?
話說回來,其實很多女人也恨。恨自己的委曲求全,恨自己的妥協與屈服。以為自己的犧牲能換來孩子的幸福與安穩,可是很多時候,犧牲卻不一定會換來你想要的結果。殊不知一個輕易放棄自己原則和底線的母親,你又能指望她的孩子有主見到哪去?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最好的做法是父母成為那樣的模板。
04
換個角度來說,你的妥協與犧牲也沒什么好說的。因為一切都是你心甘情愿,并沒有人拿刀逼你。你只是選擇了一條比較容易走的路,為了暫時的避開那些挫折和困難,你選擇了妥協與屈服。說句可能會被罵的話,我覺得犧牲自己沒什么偉大的,甚至有點愚蠢,因為你不但過得不開心,很可能最后落得一場空。
女人啊,讓我們負起對自己的責任來,什么缺就補什么。當你擁有智慧與見識,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我相信你會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