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南懷瑾的《孟子旁通》在序言里的一段話蠻有觸動。他寫到過去他上學的時代,老師處罰學生用‘戒方’,就是處罰學生的鞭笞。他認為這種處罰很有用處,不像現代人說的那么可怕。他也不認為會有什么妨害自尊心等麻煩的副作用。過去歷史上無論是哪方面成功的人物,差不多都經歷過戒方似的嚴格教育,可是并沒有妨礙他們的偉大成就和偉大人格。
看完這個我對孩子的那份因體罰而愧疚的心稍稍安了些。很多時候盡信書不如無書,對于孩子過分的行為讓她知道是很嚴重的錯誤,這也是她應該承擔的后果。那么適當的懲罰是可以的,并不至于像有些書和有些人所說的會怎樣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