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慈悲不是要滿足所有人的想法,而是守住自己的愿,既圓融又有原則地處理很多事情;
2.感恩肯借錢給你的人,感恩肯給你時間的人,感恩肯給你機會的人;
3.站在修行的角度看,所經歷的一切事情都沒有好壞;
4.為無為是按規律去做事,而不是什么都不作為;
5.順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所做的事情要符合規律;
6.換位思考,聊對方想要的話題,這叫尊重;
7.主觀到極致就是自以為是;
8.孩子考試失敗,父母應該站在孩子一邊共同去穿越,而不是批評指責;
9.著急本身就在制造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10.不要把老師當靈丹妙藥,不要把過高的期待寄托在別人身上;
11.先和青春期孩子搞好關系,關注心情,適當示弱,給他帶來價值感;
12.想要孩子放下游戲,就要想想他愿意拿起什么;
13.孩子在現實世界里找不到快樂和價值,就會逃到虛擬世界去尋找;
14.拆得了青春期孩子的屋門,拆得了心門嗎?
15.家長先點亮自己內心的燈,才能照亮孩子的心燈;
16.包辦代替太多,陪伴質量太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低,容易有玻璃心;
17.在愛的基礎上允許孩子遭遇適當的挫折,有利于鍛煉孩子的抗挫力;
18.敏感的背后是沒有發現自身的價值,需要通過外在的評價來實現自我價值;
19.花不是為了求別人看見才會開放;
20.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任何人都不能進入別人的因果;
21.父母太較真,孩子也很難有廣大的心胸;
22.被溺愛的孩子經常以自己為中心,但歲月會磨平他的傲氣;
23.不要想太多,先做好自己;
24.要活在自我的綻放里,而不是別人的關注里;
25.總渴求別人給我們什么的時候,就不會幸福,因為已經把命運交在了別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