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只珂子
發現并不容易……
我以后要改改一急就大聲說話的毛病。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有時候自我控制,但是成效并不顯著。也沒人監督沒人抵制。后來我仔細想了想,八成基因遺傳的緣故。韓女士在家整天說話大嗓門兒,從小我跟我媽一犟起來,嗓門誰也比不過誰,我爹總慢悠悠的讓我小點聲小點聲,對他就是一陣炮轟。
朋友告訴我,大聲發脾氣算好的,她每次吵架氣的不行便摔杯子,或者亂丟東西。我想這是很多女人慣用的手法。我不提倡,何必呢,杯子摔得越響,心里就越爽?純屬自嗨,24k純嗨!摔得越響,心里越碎。況且我這種人,是一年半載都不會給自己添置杯子這種物件兒的那種人。摔了還得自個兒收拾,太悲慘。
獨處的難處,在于不管弄成什么樣的爛攤子,都得自己清理嗎?當然不,獨處的真正難處在于沒人在乎你是否心煩意亂。沒人在乎為什么一個二十多歲的人了還會像一個幼兒園跟爸爸撒嬌的小女孩那樣,把東西從房間的這一頭扔到另一頭,把一個馬克杯摔的稀巴爛,跟你的心一樣。回頭還得灰頭土臉的自己收拾。多沒面兒,殺人的心都有。
我很無聊,扯皮可以讓我顯得不那么無聊。學校生活枯燥無味,當然,我也不知道哪的生活不枯燥不無味。總期待著什么事情發生,不論好的壞的。可是好事發生以后,也就不覺多美好,不好的事發生以后,也去后悔之前多余的期待。最后還是枯燥無味。
就像有時候在店里打工,備貨時需要把用完的空紙箱拆掉。重復著相同的步驟。
用刀割,壓平,摞起來……
我想著今年還剩 40幾天,年初做的計劃基本都快完成了,書單也看了近四分之三。
嗯,用刀割,壓平,摞起來……
想著算了,就做個老實人吧,思想陳舊又保守,努力賺錢,買房買車嫁男人,讓老人孩子生活無憂。
用刀割,壓平,摞起來……
想著不行,怎么著也得再作幾年,年輕人跳的坑兒我得跳跳試試,什么花里胡哨的玩意兒我也得迎著上。
用刀割,壓平,摞起來,捆好,放到垃圾間。一個小時工錢出來了,沒什么開心,也沒什么惋惜。
有時候不想按部就班,可是天生體制培養的惰性讓人很難突破,想起小時候賣廢品,課本總是動不得,有的是按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到二年級語文數學來排列,有的是一年級的語文二年級語文,一年級的數學二年級的數學,一年級英語二年級英語這樣來排列,可是無論按年級還是科目,我的書,都始終是排列下來的,沒一本例外。去他媽的規矩。誰教的我。
現在竟不知為什么,就討厭順序,一點驚喜都沒有。我從床底翻出一摞書,里面若是夾有本之前追過笛安的小說,我該激動的掉下淚來了。所以,人生也一個道理。我得時不時制造些什么,逗自己開心才行。
還有一件事,我媽說小時候賣破爛兒得的錢都是算我的,就算是這樣,我的課本還是沒動過。現在想想真特么彪,那個年紀要把那些這輩子都不會再用得著的課本全都賣掉,我就是我們家屬院那片兒的一把手富婆兒了。給自己入手個美少女戰士的鉛筆盒,多洋氣。
寫在最后
這個月在看世相寄給我的書《布魯克林的有棵樹》,里面的小女主人公弗蘭西有個鮮明的特典,她最喜歡的游戲,是琢磨人。這一點跟我很像。在外面的場所,陌生人我會死盯著人家看,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我看著那人頭發又稀又亂,鬢角卻十分銳氣;我看人們打哈欠,慢慢把嘴巴張開,又迅速把嘴巴合上,牙齒不怎么白;我看著那小孩兒拱到桌下把她爸爸媽媽的鞋帶都解開然后系到一起;我看著他們吃雞翅,有人愿意把雞翅骨頭撕開來啃,有人直接用叉,吃完再咂咂手指頭……
我就看,沒想法。大概,成為有想法的人是沒有套路的。興許某一天,你讀完了一本書、經歷了一件事或是愛上了一個人,你便忽然間地成了這樣的人。
我對“人”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