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歸屬為忍冬科,接骨木屬。
學名:Sambucus javanica Blume;
Sambucus chinensis Lindl;
別名:蒴藋、陸英。
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1-2米;莖有棱條,髓部白色。
羽狀復葉的托葉葉狀或有時退化成藍色的腺體;小葉2-3對,互生或對生,狹卵形,長6-13厘米,寬2-3厘米,嫩時上面被疏長柔毛,先端長漸尖,基部鈍圓,兩側不等,邊緣具細鋸齒,近基部或中部以下邊緣常有1或數枚腺齒;頂生小葉卵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有時與第一對小葉相連,小葉無托葉,基部一對小葉有時有短柄。
復傘形花序頂生,大而疏散,總花梗基部托以葉狀總苞片,分枝3-5出,纖細,被黃色疏柔毛。
杯形不孕性花不脫落,可孕性花小;萼筒杯狀,萼齒三角形。
花冠白色,僅基部聯合,花藥黃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極短或幾無,柱頭3裂。
果實紅色,近圓形,直徑3-4毫米;核2-3粒,卵形,長2.5毫米,表面有小疣狀突起。
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產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省區。
生于海拔3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溝邊和草叢中,亦有栽種。日本也有分布。
為藥用植物,可治跌打損傷,有去風濕、通經活血、解毒消炎之功效。
(摘自《中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