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無憂歡樂多,怎料前路多坎坷——聽書筆記之李清照

浩瀚的太空里,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上,“住著”“李清照”。

這不是瞎說。水星上有很多環形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正式命名其中一個環形山為“李清照”。李清照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入駐太空的中國古代女性。

自此,千古第一女詞人,穿越時空,走向宇宙,與日月同光輝,與星漢共燦爛。

從此以后,有太陽的炙熱來溫暖李清照孤獨清冷的靈魂。她的詩詞,再不會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了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幸福時光總是太匆匆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青衣透。 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清晨的花園里,露珠尚濃,春天的花還沒盛開。一個少女,像燕子一樣輕盈地蕩著秋千。等到從秋千上下來,雙手已發麻,卻懶得活動一下。運動出了一身薄汗,衣衫都濕透了。此時忽然來人,把個毫無防備的少女,來不及回避,連鞋都未穿,穿著襪子急忙溜走,頭上戴的金釵也滑落地上。大概來人是個翩翩佳公子,少女已經那么狼狽了,還舍不得完全離開。她羞紅著臉急走,到門口又停下,想回頭再看一眼來客,卻又擔心被來客看穿,便假裝靠在門上,嗅斜伸過來的青梅。

這也許是李清照少女時代最早的作品。短短幾句詩,一個開朗活潑、嬌憨可愛的調皮少女形象便躍然紙上。

民國才女張愛玲曾說,世上萬物,沒有我形容不出來的。

這話用在李清照身上,亦貼切不過,甚至更勝一籌。因為張愛玲是白話文,可隨性而寫,而李清照是詩詞,有詞牌的字數限制,更有嚴格的平仄韻律限制。即便這樣,李清照也能描述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說起來,宋代人真是夠開放的。十五六歲的年紀,能呼朋喚友,喝酒游玩,還是女孩子,而不被家長責罵。

即便換做現在,說不定早被人視為不務正業,聚眾酗酒,打110找警察蜀黍投訴了咯。

溪亭邊上,一群無憂無慮的少女,吃著小酒,玩著游戲,賞著美景,開心得不亦樂乎。

天色將暮,她們盡興而歸,乘舟返回,卻因沉醉而找不到回家的路,誤打誤撞進入荷塘深處。大家劃著槳,一路歡歌笑語,爭先恐后往前沖。棲息在荷花池里的鷺鳥,被驚得四處飛竄。

多么美好的畫面!這時候的李清照,天真爛漫,幸福滿滿。伙伴們吃了喝了玩了醉了完了沒事了,只有她,不但吃了喝了玩了醉了,還用優美動人的詩句,把這歡樂有趣的畫面,生動地記錄下來。

李清照幼時家境優渥。其父李格非在朝為官,剛直不阿,其母王氏,亦為當時才女。一說是宰相王珪之女,一說是宋時翰苑名流、十九歲即中狀元的王拱辰之孫女。無論出自哪家,都出身名門,家世顯赫。

宋史有記:李格非,字文叔,濟南人……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女清照。

歷史上,能載入史冊,被后人所敬仰的人不少,但像李清照家,父母女兒同時入冊的,絕無僅有。

(二)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李清照名聲大噪。

國子監太學生趙明誠,非常仰慕李清照的才華,便使計說服父親,為自己提親。一日,他請父親解夢:“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什么意思?

其父趙挺之亦是有才之人,官做得比李格非還大,焉能不知兒子心事:“言與司合,是詞,安上已脫,是女,芝芙草拔,為: 之夫”,意思是“詞女之夫”。

稱得上“詞女”的,除了李清照還有誰?便派人去向李清照求親。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婚后二人情投意合,幸福美滿。有時談詩論詞,有時收集金石字畫。他們的幸福非常難得,因為無論家世背景,還是才華見識,兩人是旗鼓相當,有共同的志趣愛好,一般人實難匹配。

據說,他們倆一有小錢,便在黃昏時分,相攜到相國寺游逛淘寶。當年相國寺附近很熱鬧,很多人在那里擺攤賣貨。一旦淘到寶貝,倆人一路狂奔,回到家里,點上燈,泡上茶,一邊品著茶香,一邊品評寶貝,真是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在賣花人的擔子上,買到一枝含苞欲放的花。花瓣梨花帶雨,還映著彤紅的朝霞和清晨的朝露。哎呀,丈夫看了花,會不會疑惑,認為我不如花漂亮?哼哼,我把梅花斜斜地插在鬢間,讓花與我的臉比一比,教他看一看,到底哪個更美?

這首詞,把個新婚燕爾的美嬌娘,想與丈夫你儂我儂的甜蜜心態,描述得惟妙惟肖。

后來趙明誠父親去世,家族遭遇變故,趙明誠兄弟也遭貶謫。李清照隨著丈夫,遷回老家山東青州居住。

雖然丈夫被貶,但對于李清照來說,在青州的十余年里,是夫婦倆最幸福的時候。

清朝第一傷心詞人納蘭性德,有一名句: 賭書消得潑茶香,即取材于李趙賭書潑茶的典故。

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說:“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既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

李清照的記憶力很好。夫婦二人吃過飯后,常在歸來堂烹茶休憩。歸來堂堆滿書籍,倆人常玩猜書游戲,即隨手指著一卷書,說出書名,并說出某件事在此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猜中的人勝出,可以優先飲茶。猜中的人,常常開懷大笑,以至于端不穩茶杯而潑灑入懷,反而喝不上茶水。多么希望就這樣,在這里,與心愛的人,活到老去啊!

(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宣和年間,趙明誠被朝廷召回重新委任,先后出任萊州、淄州知州,倆人聚少離多,李清照獨居青州。心境改變,詞風也從歡快轉為幽怨,寫下不少描述深閨寂寞,離愁別緒的婉約詩詞。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深深的酒杯里是琥珀色的濃酒,還沒喝多少,心已經先醉了。斷斷續續的鐘聲在晚風中回應。香爐里點的瑞腦香氣已消,魂夢已中斷。小小的金釵,使發髻更顯松垮。夜半醒來,孤獨地對著瑩瑩紅燭發呆。

深閨寂寂,醉夢難成,空對燭花,心事重重。多少寂寥哀怨,誰人能伴?

李清照不知道,跟以后的生活相比,這點離愁,實在算不得什么。

金人入侵,擄走徽欽二帝。時局動蕩,宋高宗于建炎元年(1127年),匆匆南逃。

李清照山東青州的家也在劫難逃。兩人商量,由李青照把青州的古玩字畫打包整理,體積小易攜帶的帶走,體積大難攜帶的只能忍痛丟棄。就這,也裝了整整十余輛車,雇人送往安全的地方。戰火紛飛,談何容易?最終,還是丟失了一大部分。

她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

高宗南逃第二年,趙明誠任職江寧府。不曾想,一天深夜,江寧發生叛亂,堂堂一府長官,趙明誠竟毫不作為,丟下一城的百姓,于深夜偷偷用繩子墜城而逃。后被朝廷撤職。

李清照雖為女性,但生性豪邁灑脫,時常憂國憂民。她內心深處,也希望丈夫能夠頂天立地,國難當頭,有所作為。丈夫的做法,對李清照來說,實在是一大恥辱。她對趙明誠倍感失望,但她還愛著自己的丈夫,只是對他冷淡了不少。

他們一路向江西逃去。行至烏江,李清照看著當年項羽兵敗自刎之處,想起丈夫的棄城而逃,愛恨交織,不覺心緒難平,面對滔滔江水,脫口吟哦: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妻子身為弱女子尚且如此愛國,身后的趙明誠尷尬不已,大為羞慚。

此時,趙明誠又接到朝廷的任命。一個逃跑的罪臣,皇帝怎么會又啟用?一來,時局動蕩,人才稀缺,二來,趙明誠的兩個兄長尚在朝廷為官,免不了為兄弟上下打點。

趙明誠要返回朝廷去接受任命,并面見皇帝致謝。兩個人又暫時分開,說好安頓好后就來接李清照。

不料,路途中趙明誠染上瘧疾,亦有可能棄城之事成了心中屈辱的隱疾,到了南京后一病不起,而且總不見好,日益加重。李清照聽聞,趕去照顧。怎奈回天無力,趙明誠最終沒能痊愈,病逝于南京。

這對昔日的神仙眷侶,從此天涯永隔。他們沒有孩子,只剩下李清照孤零零地在戰亂中飄零。

李清照的詞風,越發地凄婉哀傷。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風停了,塵土中尚有花的香味,然而花已經落盡。天色漸晚,我卻懶得梳頭。景色依舊,人事已非,所有的一切都完了。想說點什么,還沒開口眼淚就先流淌。

聽說雙溪那里春景不錯,打算乘坐輕舟去散散心。又擔心雙溪的小舟,載不動我內心的憂愁。

悲傷奔流成海,一葉小小的輕舟,如何承載得了?國破家亡,物是人非,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悲涼愁苦?

(四)再嫁風波:世上再無知心人

中年喪夫,膝下無子,時逢亂世。誰來安慰李清照的孤寂悲傷?誰來給個肩膀,讓她有個依靠的港灣?

這個人,來了。

他叫張汝舟,時任監諸軍審計司官吏。這個人,居心不良,他看上的不是人老珠黃的49歲的李清照,而是早聽說李清照和趙明誠有大量珍貴的金石之物,覬覦李清照的財富。他不知道,除了逃亡過程中遺失的那些金石之物,李清照后來又把剩余的寶貝交給時任國防部部長的妹夫保管,沒想到,妹夫伴帝駕逃亡,根本顧不上身外之物,所有的東西幾乎全部毀于戰火之中,身邊所剩無幾。

媒人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李清照嫁給他。按理來說,李清照怎么能看上這種男人?

不是李清照看上他,而是李清照漂泊無依,居無定所,身心俱疲,需要找個安定的屋檐,安度余生。

婚后不到三個月,張汝舟發現李清照并沒有像傳說中那樣擁有那么多古董寶貝,而且就是有那么一點,也討要不來。他惱羞成怒,兇相畢露,時常對李清照拳腳相加。

心高氣傲的李清照,怎么可能屈服?她決定離婚。

那個年代,只有男人休妻,哪有女人休夫?法律不支持,輿論不支持,李清照若直接離開,能被口水淹死。但她心意已決,又決非普通女子,既然不能直接離婚,那就劍走偏鋒:? 舉報這個渣男!

宋朝法律規定,科舉考試,連考三次不中者,可以升一級,以此類推,連考九次不中者,可以升三級。李清照舉報張汝舟在這方面作弊,虛報次數,朝廷派人核查,果然屬實。張汝舟被判流放邊遠之地。

宋朝法律還規定:妻告夫,雖屬實,仍須徒刑二年。以李清照的博學,早已做好坐2年牢的準備。

李清照雖然落魄,但早些年春風得意之時,交友頗多,樹大根深,在朝中,還是有些關系的。當時的大官吏綦崇禮伸出援手,她只進去幾天,就被釋放。

以下摘選自李清照寫給綦崇禮的答謝信:

……信彼如簧之舌,⑩惑茲似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書來輒信;身幾欲死,非玉鏡架亦安知。飩俯難言,優柔莫決。呻吟未定,強以同歸;視聽才分,實難共處。 忍以桑榆之晚節,配茲駔儈之下才。……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才華絕代。在文學造詣上,無人能及,高處不勝寒。在現實生活中,無人能懂,空虛寂寞冷。大起大落的人生,凄涼落寞的晚景,使李清照悲傷成詩,吟出這首泣血之作《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多少愛恨情仇,國難家憂,一介女流,撐不起,載不動。不如歸去。71歲時,一代才女,孤獨終老于煙雨蒙蒙的五月江南。

天氣晴好的夜晚,抬頭看,那個清冷孤傲的身影,永遠璀璨在星空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