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對這部動畫片一片好評,許多網友看到“將進酒”這一段時,止不住地淚往下流,看到“輕舟已過萬重山”時,已淚流滿面。
我平常也是個淚點很低的人,容易被劇情打動,但看這部片子,自始至終,只有無盡的蒼涼和悲憫。
長安三萬里,“三萬里”,路漫漫,那不是高適的家鄉商丘到長安的距離,也不是李白的居住地廣陵到長安的距離,而是理想和現實的距離。
高適和李白初遇,正是風華少年,“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兩個人一個教對方相撲,一個教對方槍法,對未來充滿憧憬,渴望一日有機會報效國家,建功立業。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古人輕商,李白因為是商人之子,沒有機緣通過“行卷”方式得到提攜,更無資格參加科舉。
而高家祖上雖有封蔭,在當朝權貴眼中高家也早已沒落,高適求告無門,到處吃閉門羹,上陣殺敵的高家槍法竟成了博取權貴一笑的雜耍。
高適無奈之下去投軍,冰天雪地中與手下九死一生返回營地,卻看到將帥們在大帳中喝酒吃肉,尋歡作樂。失望之余,他返鄉在千畝梁園繼續耕讀打獵。
高適赴李白的1年之約,去廣陵見李白,遇到盡得裴家劍法精髓的裴十二,她輕易打敗高家槍,卻因為是女流之輩,一身才華無處施展。
李白因詩出名,被選到翰林院,又因作詩得罪貴妃被罷官逐出京城。閑居廬山時,急于出世做事,接受了永王的邀請,下山助永王謀反,在高適和郭子儀的幫助下,才免去一死,流放夜郎。還沒到目的地,在白帝城遇皇帝大赦天下。
恢復自由的李白駕一葉輕舟,順江而下,去廬山與妻子團聚,他又恢復了灑脫的本性。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人到暮年,世事皆已經歷。
而高適一生嚴謹木訥,與豪放不羈的李白完全是兩種類型。
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建功立業的理想,看到李白與朋友沉迷于喝酒吟詩,他就立刻起身離開,回到自己的世界中,繼續勤讀苦練。
年已53歲的他,離家去軍中投奔哥舒翰,赴當年的10年之約。因安史之亂,意外得到升遷,升任淮南節度使。在抗擊吐蕃侵擾時,又出奇制勝,后來成為唐代功勛最為卓著的詩人。
電影中,還看到了少年和青年杜甫,露出一綹頭發,好像還缺了顆牙齒,孟浩然、王維、張旭、岑參在電影中都驚鴻一瞥。
而孟浩然、王維早早隱居遁世,幸有詩詞,讓千百年后的我們還能記住他們。
面對戰火焚毀的黃鶴樓、長安,高適說:“無妨,只要詩在,黃鶴樓就在,詩在,長安就在。”
影片長達160分鐘,通過高適口述,濃縮了李白和高適的人生,暗藏了大唐由盛至衰的演變歷史。
人生幾十年,彈指一揮間,李白的快意灑脫,高適的堅忍執著,也讓他們有了不同的人生歸宿。
而詩詞是他們人生結出的碩果之一,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永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