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第197社
主題:游記
體裁:五律
詩魁:音徹
副魁:長安舊人/朗讀者
——————
A
【臘月廿九日覽諸留園】
通門閑對景,風榭水微寥。
四合堆奇石,三廊嵌透雕。
雪成飛錦瀑,虹作起回橋。
莫惜無春色,驚然綠嫩蕉。
——鑒吾居士
B
【五律】觀音寺游記
草色迎香客 ,晨曦籠古祠 。
迷蝶撲長老 ,喜鵲弄蓮池 。
客憩觀音寺,猴攀奇巧石 。
飛花輕語處 ,景致逗人移 。
——陌上陌路人
C
五律.游保國寺 平水韻
山靈淹古寺 ,日麗映樟蔥。
舉目仙橋上, 飛泉直面東。
千階徐步盡 , 一碧現涵空。
若醉歸心去,? 云霞落晚楓。
——三紳皮具葉明增
D
五律.西山行記
周日閑無事,西山盡處行。
松風如有語,花露似含情。
白鹿當溪臥,黃鶯繞樹鳴。
欲將長朗嘯,念此急吞聲。
《平水韻》
——朗讀者
E
五律.黃山西海大峽谷(新韻)
山泉出冷澗,地籟響巖風。
日越林中暗,云開半嶺空。
千峰生紫氣,萬壑附奇松。
此境一別后,時逢舊夢中。
——一片云詩
F
【五律 夢游秦淮】(平水韻)
靜舟游畫水,納入夢中情。
坐上秦淮榭,蘭顏對爾盈。
行于歌樂弄,蕙葉點君傾。
者莫隨心去,若來烹玉羹。
——寒月獨伴
G
五律?游船(新韻)
一曲清波水,雙堤小木屋。
浮船行碧照,游客過河涂。
酣暢聽風語,淋漓看翳舒。
凌煙連彼岸,煩惱事皆忽。
——喵喵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五律.夢逛衡山(新韻)
夢里逛衡山,云霞掩凈嵐。
鐘聲祈社泰,佛語保民安。
香火連星月,青燈照海川。
沉迷仙境醉,不欲返人間。
注:衡山,即南岳衡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艾思
J
五律.游武當山
楚地飛來島,須臾落此山。
臨峰松遍幛,鶴舞九重天。
辟谷霞分色,溪流萬丈巖。
尋仙何所路?似在有無間。
——長安舊人
K
五律·游拙政園(新韻)
黛瓦白墻苑,一舟緩渡筏。
荷風三面水,蘭榭四周花。
石徑追香去,竹林避鬧遐。
微嵐心浸潤,自在舞輕紗。
——嬋衣
L
五律 游明州杏花城(中華新韻)
風自舟山過,旋歸奉化行。
騰云糾復散,向水朗而青。
我意隨來去,詩懷任暗明。
千年梅子雨,都落杏花城。
——墨言之
M
剛果(金)游聞。中華新韻
漢雁穿云渡,援兵入亂邦。
蒼山白水渺,褐火黛煙茫。
昔為天國尚,今成地獄昌。
神州歡難見,滿地淚痍瘡。
——樂莫樂兮
? ? ? ?
N
五律·游寒山寺 (平水韻)
遲訪山門掩,衣輕暮色寒。
疏鐘驚倦鳥,淡月倚層巒。
欲別流年去,猶聞落木安。
歸心何處是,隨步已星闌。
——音徹
P
古鎮游【新韻】
積緒難平久,獨尋古鎮游。
堂前觀偶戲,榭上賞銀鉤。
酒巷人聲陌,歌臺瑟曲幽。
貪杯不勝力,怯上木雕樓。
——偲瞳
Q
五律.酒后游玉潭(新韻)
飲也無佳趣,辭席向玉潭。
清風消緩醉,暮色染春山。
靜水迎獨客,深流擁淺灣。
孤舟下明月,天地一帆懸。
——高天
————————————
————————————
以下為評審作品
浙江行五律四首
①游孤山謁林和靖墓
梅鶴今安在?孤山有舊墳。
西湖波渺渺,巖路葉紛紛。
悵望趨名地,懷思避世君。
林深人絕少,逋客臥閑云。
②漫步紹興街頭
疏雨殘云后,春風柳色寒。
古城多悼客,深巷自汍瀾。
黛瓦高墻處,飛龍彩鳳盤。
遠來吳會地,莫問路行難。
③雨中訪王陽明故居
游來千里外,訪此舊時賢。
寂寂庭中樹,濛濛屋外天。
云樓生瑞靄,陸學廣流傳。
長別姚城雨,回身獨愴然。
④三月初五游普陀山
暮春尋勝景,朝拜普陀山。
古寺樟中隱,高僧月下閑。
海天多圣跡,佛國遠塵寰。
心植菩提樹,悠然度世艱。
——子丘
五律·溪谷行【平水韻】
靜坐松風里,春山滿逸情。
新光穿雜木,舊水洗寒荊。
稚子花間戲,閑云嶺際行。
誰嗟此中意,樹樹鳥啼鳴。? ?
——靜坐的行者
過紹興哀鑒湖女俠秋瑾兼步金舟《溪谷行》原韻【平水韻】
俠女今安在?春風別有情。
離家輕折柳,對月共班荊。
恨此神州劫,猶來島國行。
一身何所惜,刀下作龍鳴。
——子丘
五律.和金舟兼寄五柳先生
春山春正好,君意滿詩情。
碧水縈佳句,新聲度舊荊。
云歌風里駐,輕步緩中行。
五柳南山事,悠然我共鳴。
——高天
A
【臘月廿九日覽諸留園】
通門閑對景,風榭水微寥。
四合堆奇石,三廊嵌透雕。
雪成飛錦瀑,虹作起回橋。
莫惜無春色,驚然綠嫩蕉。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工整 。但是這首詩的問題也很明顯。
1、不點題,詩句中無任何地方點題。
2、整首詩通篇寫景,缺乏感情部分。
3、謀篇有點問題,景色的描寫缺少層次。
B
【五律】觀音寺游記
草色迎香客 ,晨曦籠古祠 。
迷蝶撲長老 ,喜鵲弄蓮池 。
客憩觀音寺,猴攀奇巧石 。
飛花輕語處 ,景致逗人移 。
這首詩押新韻,沒有格律上的問題,對仗也還工整,首聯點題 。問題有以下幾個:
1、古祠不能代表古寺,祠與寺有本質區別,古人也無此用法。
2、這首詩略帶禪意,個人認為“迷蝶撲長老”不妥,包括“弄蓮池”的弄字。當然每個人理解不一樣,這只是個見。
3、“觀音寺”嚴格來說不能對“奇巧石”,一個是地名,一個是非地名。作者可以把“觀音”二字換掉。
C
五律.游保國寺 平水韻
山靈淹古寺 ,日麗映樟蔥。
舉目仙橋上, 飛泉直面東。
千階徐步盡 , 一碧現涵空。
若醉歸心去,? 云霞落晚楓。
這首詩沒有格律上的問題,對仗比較工整,首聯破題。問題有以下幾個:
1、“山靈”是什么,作者跟我說是“靈山”,保國寺所在地。我不建議詩里出現生疏的名詞,這種名詞會阻礙讀者對詩的理解。我建議改成“山光淹古寺”。
2、“一碧現涵空”,我的理解是“登階而上,到達山頂,看見無垠的碧海映照著天空”。作者說“一碧涵空”是寺里的題詞,作者在中間加了一個“現”字,讓“一碧涵空”的意思大變?!昂铡本褪恰八程炜铡碧炜盏囊馑迹敲础耙槐獭弊骱谓猓慷摇耙槐毯铡庇泻苌畹亩U意在里面,我真不建議作者這種改法。我當時的建議是讓作者改成“一碧現澄空”或“一碧現虛空”,而且原詞的含義基本沒有改變。而且這一聯其實不對仗。改成“一碧現虛空”后還能算個錯綜對。
3、“若醉歸心去”的“若”容易引起岐義,建議作者換個字。
D
五律.西山行記
周日閑無事,西山盡處行。
松風如有語,花露似含情。
白鹿當溪臥,黃鶯繞樹鳴。
欲將長朗嘯,念此急吞聲。
《平水韻》
這首詩沒有格律問題,頷聯頸聯工對 ,首聯直接破題,很好。而且頷聯寫靜景,頸聯寫動景,這就讓景色顯出了層次,而且尾聯兩句又人寫進去了??傮w來說這首游記詩很成功。
E
五律.黃山西海大峽谷(新韻)
山泉出冷澗,地籟響巖風。
日越林中暗,云開半嶺空。
千峰生紫氣,萬壑附奇松。
此境一別后,時逢舊夢中。
這首詩沒有格律問題,對仗比較工整 ,只是頷聯的“林中”不對“半嶺”。這首有以下幾個問題:
1、不點題,從詩的內容看根本看不出是在寫黃山。
2、有幾句擠韻,大家可以找一找,不過不嚴重,沒怎么影響到韻律,但是盡量避免。
3、寫景缺乏層次。
F
【五律 夢游秦淮】(平水韻)
靜舟游畫水,納入夢中情。
坐上秦淮榭,蘭顏對爾盈。
行于歌樂弄,蕙葉點君傾。
者莫隨心去,若來烹玉羹。
這首詩沒有格律問題,對仗比較工整,而且作者玩了很多花樣在里面。
1、雙藏頭,靜坐行者,納蘭蕙若。
2、扇面對。
3、拗救。
這首詩玩了這么多花樣已影響到內容的表達了,整首詩的語句有點晦澀。初學者要引已為戒。作者寫《夢游秦淮》,首聯和頷聯破題,但是整首詩有點立意不明。
G
五律?游船(新韻)
一曲清波水,雙堤小木屋。
浮船行碧照,游客過河涂。
酣暢聽風語,淋漓看翳舒。
凌煙連彼岸,煩惱事皆忽。
? ? ? ? ? ? ? ? ? ? ? ? ? ?
這首詩格律和對仗沒有問題。但是有兩個問題。
1、頷聯的“照”和“涂”字用的不知何解,感覺是在湊。
2、這首節缺少變化,基本都是212。
H
五律.夢逛衡山(新韻)
夢里逛衡山,云霞掩凈嵐。
鐘聲祈社泰,佛語保民安。
香火連星月,青燈照海川。
沉迷仙境醉,不欲返人間。
注:衡山,即南岳衡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這首詩是一位老先生所作,反復改了多次,為作者的精神贊一個。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工整 。首聯直接破題,寫的也比較有邏輯性。頷聯寫所聽,頸聯寫所見,尾聯寫所感。詩層次結構分明,不過作者需要加強一下用詞,其次意境有待提升。
J
五律.游武當山
楚地飛來島,須臾落此山。
臨峰松遍幛,鶴舞九重天。
辟谷霞分色,溪流萬丈巖。
尋仙何所路?似在有無間。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工整 ,也使用了扇面對。詩的首聯運用想像,讀者可能會奇怪為什么是“飛來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百度一下武當山的所在就明白了。頷聯寫武當山的全貌,頸聯細寫武當山的景色,尾聯寫游客的感覺。這首詩寫的層次分明,語言精煉,算得上寫游記類的佳作。
K
五律·游拙政園(新韻)
黛瓦白墻苑,一舟緩渡筏。
荷風三面水,蘭榭四周花。
石徑追香去,竹林避鬧遐。
微嵐心浸潤,自在舞輕紗。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工整 ,但是整首詩沒有任何一句點題,而且立意不明,句句寫景,卻沒有游客的感情在里面。
L
五律 游明州杏花城(中華新韻)
風自舟山過,旋歸奉化行。
騰云糾復散,向水朗而青。
我意隨來去,詩懷任暗明。
千年梅子雨,都落杏花城。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工整,首聯和尾聯點題。明州指寧波市,奉化是寧波的一個縣級市。這首詩的缺點是沒有緊扣杏花城,抒情部分過多。為什么會這樣?作者接下來會給大家帶來一首鴻篇巨作。
M
剛果(金)游聞。中華新韻
漢雁穿云渡,援兵入亂邦。
蒼山白水渺,褐火黛煙茫。
昔為天國尚,今成地獄昌。
神州歡難見,滿地淚痍瘡。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沒什么大問題,首聯點題。這首詩最大的問題在于頸聯,頸聯的“尚”和“昌”字讓這一聯不知要表達什么。其次作者的遣詞造句有待加強。
N
五律·游寒山寺 (平水韻)
遲訪山門掩,衣輕暮色寒。
疏鐘驚倦鳥,淡月倚層巒。
欲別流年去,猶聞落木安。
歸心何處是,隨步已星闌。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工整 ,首聯點題。這首詩寫的情景交融,意境雋永。首聯寫作者傍晚時分去游寒山寺,但是寺門已經關閉了,這一聯作者使用了倒裝,這一聯通過“寒”字渲染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孤寂,落寞。頷聯寫作者在寺外所見所聞,鐘聲驚起了飛鳥,月亮已漸漸爬上了山尖,這一聯的“疏”、“倦”和“淡”字用的極好,把首聯的氣氛更推進了一層,我們的腦海里是不是立即浮出一個人望月興嘆的景像,這個“倦”字面是說鳥,其實是說作者自已。頸聯寫所思,作者想與過去的一些事情做個了斷,但是不是說斷就能斷的,就像落葉一樣,年年都有。這落葉也像作者的思緒一樣,無限惆悵。落木還點出了訪寺的時間,是在初秋,因為首聯說了衣輕。這個衣輕也為落木埋下伏筆,更加襯顯了作者心中的孤寂,落寞。尾聯作者望月興嘆,我是這樣的孤寂落寞,我該何去何從啊,不過寒山寺應該不是我現在能去的地方,當作者轉身時已是夜深時分,只有滿天的星星點綴著來時的路。從尾聯可以看出,“山門掩”不是真的掩了,而是作者矛盾的心理而不敢去敲開寒山寺的門。這首詩很有古人之風,起承轉合脈絡明顯,語言精煉古樸。佳作一篇,這首詩值得大家細細的去研究品味。
P
古鎮游【新韻】
積緒難平久,獨尋古鎮游。
堂前觀偶戲,榭上賞銀鉤。
酒巷人聲陌,歌臺瑟曲幽。
貪杯不勝力,怯上木雕樓。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工整,首聯直接破題。整詩寫的層次分明,有寫景有抒情有呼應,起承轉合脈絡分明。
Q
五律.酒后游玉潭(新韻)
飲也無佳趣,辭席向玉潭。
清風消緩醉,暮色染春山。
靜水迎獨客,深流擁淺灣。
孤舟下明月,天地一帆懸。
這首詩格律正確,對仗也使用扇面對,首聯直接破題。但是這著詩有個小邏輯問題,我建議作者把頷聯和頸聯換個位置。因為首聯寫人,頷聯寫景,頸聯又寫到人,尾聯又寫景。是不是感覺有點亂。如果頷聯頸聯換過位置后,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