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李斯? ? ? 2012年11月14日
? ? 秦百世而有始皇,李斯佐之,居偏隅之地,率蠻夷之民,滅六侯而王六合。度量衡,焚百家之言,郡諸侯之地,銷天下之鋒鏑,北御匈奴于長城之外,南逐百越南海之濱。強兵厚刑,修御吏之道,嚴治黔之法。
? ? 而始皇死于道,尸以咸魚之車盛,權為佞宦之吏專, 位將為邪庶之子代,秦之存亡決于丞相李斯。斯知六藝之志,而持三公之祿。畏利而茍合,阿諛以承意。 胡亥立,扶蘇死,蒙恬誅,殺忠臣,貴賤人,大造阿房之宮。胡亥立二年有七月余,趙高擅權,山東豪杰揭竿而起以絕秦患。李斯欲爭諫,豈不晚哉。父子相決于市,身就極刑,三族連誅,豈不悲哉。
? ? 李斯亡,趙高亂。胡亥死,高欲自立,不行,立公子嬰。公子嬰立,趙高誅。趙高死,沛公入武關,秦地皆畔,子嬰降。子嬰降,西楚霸王陳兵灞上。劉項爭,楚漢會于鴻門之宴。漢弱,退居蜀,項羽入咸陽,殺子嬰,秦遂亡天下。
? ? 《史記·李斯列傳》贊曰:“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 ? 我讀至此,慨然忘言。嗜欲深則思迂,思迂則行猶,行猶則事必悔身必敗。孔丘謂子張曰:“言寡尤,行寡悔。” 孟軻謂梁惠王曰:“何必曰利?”老子曰:“少則得,多則惑。”豈虛言哉。歌德《浮士德》第三章,謂浮士德負青云之志,混跡弄臣之中,終為梅氏所欺。黑格爾在《邏輯學》中說:“人們以為當他們說人性本善時,是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但他們忘記了。當他們說人性本惡時,是說出了一種更偉大的多的思想。”此言論人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