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由于他們受先天和后天不同因素的影響,他們的智商也是高低不等,參差不齊。
智商的高低從嬰幼兒時期的種種表現看便可略見一斑,高智商的嬰幼兒在行為上往往有這些表現。
一,語言能力。他比一般小孩說話早,而且語言能力強,會組織語言,意思表達準確,有的還很生動,能把表達的意思說清楚,大人能聽明白。
二,模仿能力強。很會模仿大人行為,也很到位,逼真有趣,令人啼笑皆非。
三,和媽媽互動。能玩簡單的游戲,喜歡熱鬧。
四,喜歡玩耍。不好帶的孩子智商高,家長感覺帶這樣的孩子累,他們總是不甘寂寞,不停的尋求外界刺激,嘗試各式各樣的花樣變化。
五,愛笑。聰明的寶寶笑得比較早,他們感覺舒服時,看到了親近的人都會笑,這是寶寶智商高,大腦聰明的表現。
六,喜歡看。寶寶通過視覺,看各種新奇的事物,他們通過看來感知世界。喜歡這也看那也看,看的時候寶寶大腦是在積極運轉,寶寶通過這種觀察力,來辨別事情的好壞。
七,對聲音敏感。寶寶會主動尋找聲音來源,聽到優美的音樂聲能安靜的聆聽。
八,運動能力。主要看他用手能力,會抓物體手指靈活,能把拿起東西把它派上用場。
九,記憶力。聰明寶寶記憶力都很好,他吃過的東西,他去過的地方,他見過的人,下次見到他都認識,他會用行動和表情表達出來。
孩子智商高低,對他們今后的人生顯得非常重要,智商高的機會就多,發展的空間也大,智商是可以通過后天訓練得到提高的。
提高智商的四大法門:
1/ 改變兒童飲食習慣,多吃有助于智力發育的食物。
2/給孩子創造一個具有啟發性、刺激性的環境,幫助他們發育智力。
3/培養孩子的情緒智商,有互助互補的作用。
4/引導孩子制定生活目標,啟發他們創造性的思考能力。
智商是由多重因素共同決定的,遺傳和環境因素都很重要,有研究表明,媽媽的基因對孩子的認知發育影響更多,也就是寶寶的智商媽媽影響大一丟丟,但差距并不大。
兒童時期的智商 40% 由遺傳因素決定,如果父母都是智商較高(IQ>125,人群占比 <5%),那么孩子也很有大概率是高智商,但大腦的發育比身體的發育要復雜多了,目前醫學界仍不清楚具體的生理機制,也沒辦法控制智力的發展!
所以,一個暫時只知道吃喝拉撒睡還能看出智商來?除非是先天性大腦有缺陷能夠診斷出來,至于智商的高低還是等孩子長大后再看吧~畢竟智力不僅取決于先天因素,后天家庭和環境因素作用也很重要!
現今社會越來越注重智商的提高,學生、家長、老師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倡高智商的同時,也要在情商和社會智商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否則,僅僅是智商高而其他方面不行,那最后也會因不能融合他人和社會,最終淪為孤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