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叛逆的核心是無助,因為缺少愛和價值感,不知道如何終身成長,所以叛逆。如果家長還很嘮叨,孩子會更叛逆。
2。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爸爸出現了三種情況,要么不在、要么太兇、要么不被尊重,這都屬于父愛的缺失,或者父愛沒有被表達出來,孩子的成癮性人格就會很厲害。
3?!肮靼舻紫鲁鲂⒆印?,就是真的把孩子虐待了,孩子要么變成一個浪子,混了黑社會,要么非常孝順,形成斯德哥爾摩效應。這樣的人從小沒有感受過愛,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他沒有健康的人格,不愛這個世界,只愛打他的人,因為那個人在精神上把他徹底打服了。但是他是糾結的、i變態的、可怕的。他心中有恨,會發作到別人身上,可以跟其他任何人打架,可以得罪任何人。
4。讓孩子不叛逆,要先停止嘮叨,要停止大喊大叫。如果孩子叛逆了,家長要先改變。
5。在家里要學會一個原則:遇到各種困難、問題、沖突的時候,要學會先處理好情緒,再來談事情。當人沒有處理好情緒,只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即便是吵贏了,最后的結果是是什么?在一個家里,家人之間除了傷心,讓雙方的傷痕變得更深,沒有任何幫助。
6。當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學會反映情感,能準確說出對方此時的感受。當孩子開始軟化、開始認同,說自己的感受時,要傾聽,即使他說的不是事實。
7。要學會向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多提問,少給建議。因為建議暗含一種批評。
”這件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這樣做的話,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在所有的備選方案中,你最喜歡哪個?“
“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
通過提問,建立認知,建立自我責任,做起來更有動力。
8?!痘詈茫何疫@樣活到105歲》作者日野原重明講到自己兩三歲的時候,遇到事情不明白或者不能接受的時候,從來不聽大人的解釋,直接躺在地上打滾,又哭又鬧兩三個小時。他的媽媽沒有立即把他打一頓,而是非常有耐心地笑著說:這個孩子啊,將來長大了,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還是會變成一個大無賴呢?
就是這樣包容的慈悲心和耐心,讓這個孩子從小就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孩子當然想長大了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