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不忍讀完的書。
睡醒的人哭著想回家,可離家的人不會相信他。
如若不是高考這個契機讓我有機會離開故土,我可能永遠也不懂鄉愁。
在剛上大學軍訓的那段時間里,是剛離開家最痛苦的一段回憶。偏北地區的孩子來到偏南的地方會受不了這個地方白天悶熱的天氣和夜晚被汗濕透了的床單。一整夜的輾轉反側換來的是一整夜的入寢難安,閉眼是故鄉的人和故鄉的容,睜眼是宿舍生硬的床板和伸手不見五指的黑。那段時間哭是一天的家常便飯。想念媽媽的味道就吃不下食堂的菜肴,就一整天的餓著。被人問起只會說一句“山西來的人吃慣了面有些不習慣這里的食物。”
軍訓的強度越來越大,吃不下睡不好的狀態漸漸把身體拖垮,在軍訓最后一天的時候終于倒了下來。那一刻的天昏地暗,腦子里唯一的念想就是“生病了,可以回家了。”
記得在來學校報到的那天是一家人一起來送我,當哥哥幫我把行李拿上樓之后,當媽媽幫我把床鋪鋪好,把宿舍打掃了一遍之后,當爸爸坐在宿舍樓下看著我笑之后,內心的委屈一涌而出,不停的對他們發脾氣像是在控訴著為什么要把我送到離家這么遠的地方。當看著他們的車愈行愈遠,眼淚愈流愈烈。
剛開學的那半個月里,我喪失了可以和家人說話的能力。一聽到家人的聲音,眼淚就不聽使喚的蜂擁而出,一看到家人發來的簡訊,手機屏幕就被眼淚打濕。我變不成巨人的模樣,卻像一個小丑一樣出洋相。
在離開家的那段時間里,我原諒了所有曾經的不被原諒,摯愛所有命里剪不斷的故鄉親人。
自作思鄉詩:
【念】
碎碎念 念來雁南飛
? ? ? ? ? ? 遙遙無歸期
無心垂憐東南隅
自有隅落亂生枝
那么多的如鯁在喉
但偏偏在載歌載舞的歡笑下
滿是讓人緘默的心酸
熊培云的故鄉情結和我不同,他離家愈遠、愈久,對最為本質的故鄉的追尋也愈深情、愈濃厚。
“我是一個追故鄉的人,有時候追回故鄉,有時候追到天邊,有時候追入文字,更多的時候是追進夢里。”
當我們感慨物是人非,年華已然不復少年時光,當我們悲嘆時過境遷,故鄉依然不是舊時古木林立。我們對大城市里的高樓司空見慣,我們對故鄉的綠水青山苦苦追尋。當我們離家已久,回到故鄉時才發現它已不是過去的模樣。
內心曠日持久的掙扎,也無法阻擋時代的車輪滾滾而來。你是一棵故鄉的樹,能庇護自己時就離開了故鄉,也就無法阻擋和你一樣的棟梁去往更廣闊的地域成就自己的夢想。剩下的人是故鄉的魂,但他們為了生存也出賣了故鄉。池塘之底的青蛙總要尋找機會離開池底,深處幽暗的國度也要想方設法的為自己尋找光明。
令他眩暈的不是水井,而是透過水井看到的對過去的愛恨癡嗔。他所爬上的不是山坡,而是山坡上遺留的童真童夢。令他眷戀的不是故鄉的土地,而是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勞動人民。他渴望荒野,也離不開經濟圈帶給他的豐富多彩的生活。
在后記中提到的:“我們來自虛空,卻又身處無窮。”這句出自帕斯卡的教誨解釋了作者的這本書。我們生于混沌,最終歸于混沌。我們在由時間和空間構成的區域里不斷相遇,不斷離別。我們追尋的故鄉是已經逝去的家鄉,我們愛過去,愛將來,唯獨不愛現在,卻在不知不覺中把他鄉當作了故鄉。
我們在自己編織的夢里翩翩舞蹈,感謝每一場相識不后悔每一場離開。我們一心追尋的故鄉不過時尋找一個心靈的慰藉,我們心里五味雜揉不過希望有人傾聽。能碰到知音的地方方如伯牙子期誓為知己者死;能碰到愛情的地方方如貴妃醉酒不醉不休。能稱為故鄉的地方斷然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才能在夢里頻頻與它相遇。
作者不是故鄉的囚徒,他沒有畫地為牢沉迷于男耕女織,而是去往天涯執著生活。他的窮鄉僻壤給了他一副經得起打量的皮囊,讓他遠離浮華,更加接近生命的本真。他是一個追故鄉的人,但他追逐的是天涯繁華落盡,故里返璞歸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和天涯。
每個人要像愛故鄉一樣愛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