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裝電視劇,列朝開國皇帝都可以配一句“我從馬上得來的天下”的臺詞,這句話今天看來依舊很有震懾力。
為什么這樣說?只要我們親身參與過春運就好理解了。
自從我上大學之后,每年過年我都是坐長途火車從北京到云南。不要告訴我不是有高鐵和飛機嗎?
云南通高鐵的日子是2017年1月5號,時日至今屈指可數(shù),比不了中國好多地方。
關于飛機,曾經(jīng)在大一時候的中秋節(jié),聽有位老鄉(xiāng)學長說了一句順口溜,非常形象:要么兩三天,要么兩三千——到這里莫要覺得無所謂,我們確實可以提早訂票,甚至票價不足一千,但云南素有“火車沒有汽車快”的美譽,飛機到了云南就算到家了的寶寶畢竟更是屈指可數(shù),很多人還要轉車,翻山越嶺走盤山公路相當耗時。郎在山那邊,妾在山這頭,走一天才能見面并非奇事。
列車從北京出發(fā),依次途徑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貴州,然后正式進入云南,這一段旅程超過三千公里。曾經(jīng)的特快列車大概走一天半,也就是三十六小時,現(xiàn)在直達列車又快了一些,大致壓縮到三十三小時左右。
好多朋友看到這里,可能已經(jīng)情不自禁喊出了“天啦嚕”,其實對于坐慣了(其實是沒有選擇,我們暫時不要把高鐵和飛機考慮進來)長途火車的我們來說,這是最快的選擇了。。。如果高興你就拍拍手。。。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借此體會古人馬上打天下是有多苦!
騎馬行軍的速度比不上火車,不要告訴我有千里馬——這是少之又少的人物才有的坐騎,打仗要靠軍隊,僅僅騎千里馬的人無法全盤左右戰(zhàn)局。
大規(guī)模的部隊行動,在北方平原還好,一旦進入山地,騎兵的優(yōu)勢很大程度上就被抵消了,野戰(zhàn)軍人就得靠自己的兩條腿往前推進,豈不是更慢!
南方廣袤的山地叢林,很多地方就靠這些軍人一步步打過來,你能說這樣的作戰(zhàn)方式不苦嗎?帝王是指揮官,在先頭部隊拿下城池之后騎馬趕過來,當然也不排除他是乘馬車或是其他交通工具,但他多數(shù)時候的交通行動和馬有關,脫口說一句“馬上得來的天下”完全正常。
當軍隊行進到了湘西,貴州,云南這一段,好多地方對于步兵都是寸步難行了。在翻越高山的途中,經(jīng)停猛獸蟲蛇出沒之地,云貴之地的山中還有傳說中的瘴氣(不管是否真的有,心理作用已經(jīng)很大了),又身披盔甲進行戰(zhàn)斗。這樣的作戰(zhàn)方式,實在令人心驚膽戰(zhàn),不管你用什么樣的鴻篇巨制,想精準地描述這樣的戰(zhàn)爭都是“難于上青天”的!
兵鋒從北直下,勢如破竹打下南方的草草數(shù)語的描述中,又蘊藏著出征軍人多少血淚呢?寫史書的作者在戰(zhàn)后游歷戰(zhàn)場,恐怕受到的心理震撼已經(jīng)無法言述,所以對戰(zhàn)爭已不忍進行直面描寫。
南方如此難于攻克,北方就容易了嗎?
自古以來基本上都是北方王朝打下南方王朝,很多時候歸因于南方人柔弱而武力不強,這確實有相當?shù)恼f服力,但在南方地利的影響下,柔弱的短處將會得到彌補。
北方地區(qū)的統(tǒng)一,很大程度上因為共享了平原的地利,就不得不靠武力值和計謀來分勝負了。平原雖廣,但敵手也不弱,此種情形下的部隊推進,就真的很快嗎?
所以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在一統(tǒng)天下的過程中,那份艱辛必然是難于想象的。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通往黃泉的路上,其實白骨累累!
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的出行已經(jīng)有了多種選擇。即使三千公里以外的地方,也能實現(xiàn)朝發(fā)夕至。而這一切,都是在和平穩(wěn)定的社會土壤上實現(xiàn)的。
當你走在春運回家的路上,看到這篇文章開始感受起古人馬上取天下的艱辛。感受馬上取得中華,比之于春運回家又是苦了慢了多少倍?是否覺得今天的時代來之不易!是否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是否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真是改天換地!或許百年后的史學家將會稱贊我們已經(jīng)處于“盛世”!
越靠近家鄉(xiāng),年味越來越濃!兒時熟悉的原野和高山,仿佛正一步一步向你走來,又仿佛在頷首而笑,說著歡迎回家!
回家過年,新春快樂,幸福圓滿,吉祥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