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即使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淡,但它終歸會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永遠會在你的心中留下印記,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會。讀書也是一樣,讀過的書會融入我們的血肉,成就我們的氣質,改變我們的思想等等。
001.讀書慢:我怕錯過
我特別羨慕一年能讀100本以上書的人,因為我讀書速度很慢,我特別喜歡從第一頁開始,一直按順序讀到最后,即使之前看過一些文章說可以先根據目錄了解文章大致內容,然后選擇感興趣或未知的內容進行閱讀,這樣收獲會比較大?;蛘呤窃陂喿x之前就要想為什么要看這本書,你想通過這本書解決什么問題,帶著問題去讀書會,讀書的效率和收獲比毫無目的的讀要大得多。
方法是有,但還是怕錯過一些精華部分, 還是規中規矩地讀書,但現在如果遇到自己比較熟悉或者不感興趣的內容,也會跳過,我在想這是不是跟性格有關,平時做決定也不會很果敢,有點畏首畏尾,還有就是做不到斷舍離。以前特別希望通過一本書能學到很多東西,希望一本書每一頁都是干貨,但實際情況是即使干貨滿滿,學完一段時間后,90%的內容都忘光光啦,所以人不能太貪心啊。
現在我心態還算比較好,看一本書,如果當中有一句話能對我有啟發,能改變或拓寬我的思維,進而改變我的行動,我就覺得讀這本書值了。
002.讀書慢:成段摘抄
但是我看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喜歡摘抄摘抄有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后在旁邊會寫一下自己的感想,可以是對這句話認同或不認同,并寫出其理由。這就導致一本書看下來,至少有10頁的讀書筆記,讀書速度也是慢的可憐。今天《快速閱讀術》里介紹的呼吸式閱讀法可以幫我改善一下摘抄費時的問題。
精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所以之后在摘抄的時候,我一定只摘抄最為精彩的句子,盡量控制一段話摘抄一句話,細細品味,寫下這句話給我帶來的最直接的感受,通過這句話我學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之后想要怎么做等等。等到下一次再去回顧的時候,即使對書中內容淡忘了,但是你內心的印記還在,你還是能很快回憶起大致內容。
寫在最后,讀書可以不用追求速度,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能有收獲就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