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速閱讀的比較多,嘗試在一些不同領域的讀本中尋找自己用得到的東西。
《李誕脫口秀工作手冊》是在脫口秀大會上看到的,最初只是隨便翻開作為消遣,但讀完之后,發現里面的些許內容對創意工作、個人發展和創業等方面都有些許可借鑒之處。
李誕的風格從來是話糙理不糙,作為獨大卻弱小的脫口秀公司創始人,我有理由相信他分享的真實和真誠,任何事情能成事都是不易的,并不在于你能改變多少人,至少你能與一部分人找到共鳴,這已經夠了。
這本書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前半部分是講道理,也是原本作為他們公司內部工作手冊的主體,分別講述了如何做一名好的脫口秀演員,以及脫口秀是如何展開工作的。后半部分則是以問答的形式就前半部分的內容再展開一輪詮釋和完善,作為進一步的補充。
從我個人而言,閱讀過程中只取了自己更需要的部分,所謂大道至簡,很多道理我認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則。在這里一并分享給大家。
1.工作的本質是交易,我們在用自己的時間和才能,通過一家公司,與市場交換金錢;一份工作的意義在于這就是經濟學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就是這樣的,看你怎么消化這件事,你是要解決還是要接受。
2.你平時工作中感到的費勁,多少是因為公司弱智帶來的,多少是因為市場本身的殘酷帶來的?不在這家公司,那份殘酷就不在了么?有多少費勁是可以通過內部努力解決的?又有多少是只能面對的?
3. 當然,如果你發現了怎么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離職甚至轉行,永遠都是一個可選項。優秀人才的離開,至少可以讓這家公司改掉一些毛病。
4. 兩句至理名言:實事求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5. Be fucking professional。
6. 要意識到你的全部人生,都理應要為你的創作提供養分,為它服務。
7. 創作是一份調動你一切人生的工作。選擇了這個行業,想要做好,就盡早放棄分開工作和生活這種有害的想法,請盡早學會在工作中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工作。
8. 福爾摩斯說,看和觀察是不一樣的。以一種觀察者的生活,也是一種生活。
9. 一旦意識到創作工作即為人生,很多朋友就會陷入沒有生活我就沒有了養分,沒有時間學習我就無法好好創作的恐慌中。那么疫情隔離期間你的創作量比去年同期成倍增長了么?所以,脫離工作節奏,遠比脫離生活學習更可怕,更致命。永遠別離開戰場,別離開戰友,別離開敵人。
10. 好的工作節奏,包含了學習,包含了養分。
11. 你的量夠嗎?能不能做到每天起來先寫五個段子再去玩兒手機?能不能做到每天睡覺前把早上寫的五個段子都改得更好呢?
12. 看過一個劉國梁訓練張繼科的視頻,劉國梁不停地快速打球,張繼科接球。結束后,滿頭大汗的劉國梁扶著兵乓球臺,有點結巴地說,“這個量,就夠了?!?/p>
13. 什么是干行活兒的?就是專業的。
14. 創作不能靠雷劈,創作要自己沒事兒就劈自己。
15. 梁左在寫《閑人馬大姐》的時候,每天寫劇本前隨便翻開成語詞典的一頁,挑一個成語,讀完這個成語的釋義,以此為主題出發,開始寫作。
16. 如果你的目標是這場一定要炸,那準備就永遠是徒勞的。如果你的目標是變成一個越來越強的脫口秀演員,那就請永遠都好好準備。
17. 狠狠地操練自己,你越強,找到你的觀眾越多。
18. 表演追求的應該是一種高度控制下的失控,偶爾突破自己逐字稿中的想象,開心起來。
19. 風格,就是你的天賦加上你的經驗,你的風格,就是你的人生。風格是一個副產品,做一個真誠的人,盡可能善良,不掩藏痛苦,也不羞澀于快樂,風格也許就會來找你。
20. 節目第一,最終只對節目好的,就是對的。節目好了,大家的委屈爭吵才有意義,節目不好,我們只會一團和氣地死掉。五分鐘的一段脫口秀應該怎么寫?語言鮮活,話題當下,主題清晰,結構完整,文筆流暢。
21. 你必須要當眾成長。
22. 創作只能是獨裁的。集思廣益,但最終還是只能由負責的人決定。
23. 怎么提高讀稿會的效率:1.帶東西來。2.目標明確(把問題解決,向終點靠近)。3.誰負責聽誰的。4.用更好的創意否定別人。
24.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賣掉自己的想法。要把一件事辦妥,就要有把一個想法扎進別人腦子里的決心。Pitch是通過你的專業判斷,想出真的會對對方好的方案,然后說服對方接受。
25. 保持專業,時時刻刻都做到專業,這樣跟你接觸的人才不會輕看你,才愿意信任你。
26. 前期訪談或溝通,好的做法:1.做足準備。2.不要給人拒絕的機會,給選擇。3.問“是什么”,別問“為什么”。4.你的方案架構至少有一半要在現場完成。
27. 人生不是一手牌而已,而是一個牌局,不只是打一兩把,這牌局很長。
28. 人最終是要成就你這個人的,公司越來越好,當然好,但你不能把自己的命運和一家公司綁在一起,一定是把自己和自己的偉大事業綁在一起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