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小哆
一天早上6點,我和媽媽去晨練。
走上過街天橋時,看到兩個士兵正在站崗。正直兩會時期,治安又開始嚴格起來。那天早上很冷,我穿著羽絨服都感覺快被凍透。士兵站得筆直。經過一個士兵身邊時,我說:“早啊!”當時這句話是我在心里說的,沒想到把它說了出來。說完,見士兵面無表情的臉上忽然露出了笑容。他也許會想,你認錯人了吧,也或者很多人從此地經過,卻從來沒有跟他打過招呼吧。
鍛煉完,我們還要原路返回,經過那個天橋。上天橋的時候,看兩個穿制服的人走下來,其中一個正沖我笑。我定睛一看,就是剛剛我打過招呼的那個人。我也回以微笑,然后走上天橋。我跟媽媽說,你看,如果我們主動跟別人打招呼,別人也會表示出友好的。媽媽說,中國人表達方式偏內斂,即使想打招呼,也大多選擇默默走過。是啊,如果不是我冷不防地把心里想的話說了出來,我也不會跟他們說“早啊”的。
單位里有個保潔阿姨,每次看到她,她都在認真擦地、收拾衛生。時間久了,終于記住了她的面孔,但每次看到她都選擇漠視。懷孕的時候,有一次在洗手間里,她看著我隆起的肚子,問:“幾個月啦?”于是跟她聊了起來。再后來,每次看到我,她都會打招呼。慢慢的,我也會跟她打招呼。
其實有時不是我們不想跟人打招呼,而是礙于面子,怕被人拒絕和無視,因此每個人都選擇面無表情。也許冷若冰霜的外表下,內心熱情似火,人人渴望溝通,渴望與人交流,試著沖破障礙,有時就會收獲到別人回報的友好。
人在無壓力的情況下最容易選擇對人友好,這體現在度假時的狀態中。在去一個地方旅行時,遇到的人一般都會無戒心地攀談,人與人卸下了防備和平日里的偽裝,更容易讓人接近,人性露出了最美好、真實的一面。而在平時,人人都會保護好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傷害,不讓別人了解自己。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但很多人選擇回避認識自己的同時,也選擇不去認識別人。他們會覺得別人問自己是自己的隱私受到了侵犯,而自己去問別人是不禮貌的打探。
這讓我想起了在泰國旅行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在普吉島班贊海鮮市場對面,是一個泰拳表演中心。我和平哥去看票價。四五個泰國人正在圍著一個榴蓮吃。看我們過去,友好地掰下一半榴蓮,說:“try it!it's very good!”開始我們以為是在跟別人說話,環顧了四周,發現周圍除了我們兩個,沒有別人。平哥試探性地指著自己,表示出疑惑。他們笑著說:“yes!share!share!”平哥將信將疑地接過榴蓮,連番道謝后,我們離開了。一路上我都很震驚,陌生的路人可以分吃一個榴蓮,還一直在說“分享”“分享”,讓我感動之余,也有了很多感觸。
與陌生的人說“你好”很快樂,與人分享更快樂。人是群體動物,不能脫離人而獨自生存,當你贏得了勝利,需要有人與你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當你受到了打擊,需要有人與你一起扛過暴風驟雨。
從現在起,試著與遇到的陌生人說一句“你好”,每天收獲一點點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