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真的有高下之分嗎?

? 在開始這個辯題之前,我想引用周老的一句話: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 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真正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的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

?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對于所謂的高下的評判標準是什么呢?大眾世俗眼光中的高下,只不過是我們的一個價值評判,而我認為在法律允許范圍內,興趣沒有高下之分。

? ?第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就像我們闡述不論是哪個行業都有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從這點可以看出每個行業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

? ? 小的時候我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中其中有一條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知道這是正確的觀點但是不是很明白學習興趣是需要培養的以及如何培養這后續的問題?以前的意識大概是停留在如果你勤奮、努力、聰明成績就會脫穎而出,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勤能補拙的意識。然后,即使學習成績再好的同學畢業后也有可能并不是最優秀或者最突出的那一位,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只不過是在重視教育的大環境下被教師和家長推著去學習的,而實際上并沒有激發我們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即使讀書學習考大學在很多人眼里是高尚的,但如果我們沒有興趣,我們將并不會在這方面有太高的成就。我們甚至日后會迷茫。?

? ? 自從我開始玩微博,然后關注上面很多不同領域的博主以后,我才知道興趣對于一個人是有多大的影響。興趣讓他們會愛上自己所做的事情,即使再累再苦,對于他們來說也是牢不可破的精神家園。就像我讀到的我喜歡的一個作者冬里面的一段話: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應該認識自己獨特的稟賦和價值,從而自我實現,真正成為自己。而成為自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職責,沒有之一。而每個人從小的生長環境和我們接觸到的資源不一樣,我們所擅長的領域和喜愛的東西也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只要我們喜歡,并且能夠從中感受到快樂,甚至日后也會在這方面有所成就。

? ? 所以興趣不應該以別人所謂的高低貴賤去區分,而是應該是自己喜歡的并且感覺得到快樂的,這樣的興趣才有意義。當然不是人一生下來就會知道喜歡或者擅長哪一方面,只有在自己不斷的摸索或者家長的引導上才會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甚至大多數一開始自己不喜歡但是在長期以往的堅持中發現自己已經喜歡和愛上了那個時候的自己。這個過程需要被表揚和認可。 ?

今天當我在回答這篇辯論的時候,我突然找到了學生時代寫作文的感受,那種自己不斷找切入點去完成800字的作文,好像那個時候一點興趣都沒有,而如今我的表達能力和思維也不是那么好,但是我不害怕于去論述和闡述自己的觀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