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
作者:[美]喬治·倫納德
? ? ?
? ? ? ? 話說在中國的最東邊生長著一種竹子,名叫“毛竹”,但毛竹前四年也只不過長3厘米,卻在第五年以后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長著,只用六周就可以長到15米。從貌似不毛之地瞬間變成郁郁蔥蔥的竹林,大多數人看到的是這六周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在之前的四年里,毛竹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米。
? ? ?
? ? ? 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或許很長時間內都看不到他的進步或是成長,但他并不是不在成長,而是在扎根,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登上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峰。
?
? ? ? ? 在前進的道路上,有人淺嘗輒止,萌生退意,改去尋找其他新的東西;也有人強求突破,貪圖冒進,死磕到底;更有人安于現狀,停滯不前,甘于留在平臺期。而像毛竹一樣潛心練習、不停織網、扎根的學習者,在經歷過漫長緩慢進步的平臺期之后,必將一鳴驚人,大放異彩。
? ? ? ? ? 也許你現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不要害怕,你并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扎根。
? ? ? ? ? 我們驚嘆于毛竹的爆發力,但不能否認的是每個人生來資質的確不同,是好馬還是壞馬不能一錘定音。
? ? ? ? ? 如果本身是好馬(資質不錯),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那么在進步中會如虎添翼,但如果認為自己天生聰明而自以為是的認為“天賦在手,天下我有”,那跌跟斗是早晚的事。
? ? ? ? 如果本身是壞馬(資質平庸),就直接將自己定義為“干啥啥不會,吃啥啥不剩”,除了參加參加大胃王比賽混個臉熟,估計其他的也就呵呵了,畢竟自暴自棄,是大羅神仙也救不了的病。但如果接受自己是壞馬(資質)這個事實,吃了鞭子以后能牢記所學,沉下心來學習,一點一點的進步,像毛竹扎根一樣,逆襲也是指日可待。
? ?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開發自己的潛力,擁有好的學習力呢?書中講到,想要學好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能怕犯傻出錯,甘當愚人。把自己當成無知的稚子去學習。
? ? ? ? ? 小孩子不停的問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很可愛好玩,可如果自己那么多的“為什么”,總覺得在別人眼里像是有病,但我們要學會像孩子一樣保持好奇,探索學習,保持學習力,向高手請教,總之,不要停止學習的步伐,
? ? ? ? ? 生活處處皆學問,學習要保持空杯心態,如果一杯水是滿的,想要再往杯子里倒水,水只會溢出杯子,但如果把杯子里的水先倒掉,就可以重新裝滿一杯。學習也是一樣,在接受新知識之前,不妨先將過往的知識暫時清零,新知識接受吸收以后,再與自己的知識相結合,學習效果會更好。
? ? ? 向孩子學習,對一切保持好奇,動用一切感官來認知世界。
小思考:
? 夸孩子請用“努力”代替“聰明”
? ? ? 很多人經常夸孩子聰明,經常被用聰明來形容的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真的很聰明,有了好成績不是因為他勤奮努力,而是因為他本來就聰明。時間久了更容易出現自利偏誤,將成功歸因于自己,失敗歸于外因。依賴天賦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會更容易退縮。
? ? ? ? 夸孩子努力則是對他的付出的肯定,好成績是他的努力勤奮的體現。努力的人,不怕困難和失敗,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改變現狀。
? ? ? 家有好馬,也要會夸,用對方式,千萬不要將好馬夸成壞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