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今年網絡劇又上了個臺階,《白夜追兇》橫空出世,潘粵明和潘粵暗貢獻了比整容型演技更高一級的一人飾兩角的演技,有種終于不用靠快進看國產電視劇的欣喜(有時間一定要寫篇關于潘粵明的文章);
《無證之罪》也讓人過了把癮,大呼中國網絡劇質量是要超越電視劇的節奏。
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迎接《將軍在上》的到來。
之所以對這部劇感興趣,原因很簡單,侶皓吉吉執導+馬思純主演。
馬思純,在同年齡段一眾小花中,演技中上等,發揮穩定,《七月與安生》中她和周冬雨簡直絕配!讓她主演,即便不會太驚艷,也不至于讓人失望。
侶皓吉吉,對,就是那個《太子妃升職記》的導演,用吹風機和鼓風機捧紅了一部戲。說笑了,他用色及其大膽,畫面多為鮮明艷麗,美感把握特別好,這在太子妃中很明顯,而色彩的大膽運用,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將軍在上》出來之前,我還是比較期待的,女將軍弱王爺的設定,歡快幽默的故事基調,大反差的人物設定,加上不拘一格的拍攝手法,還有不差錢的基礎,這次應該比太子妃要出色……吧?
非常遺憾,就已經播放的8集來看,幾乎沒有進步。
先說優點吧。
用色依舊很大膽,雖然有些地方的確很辣眼睛(下面會說到),但總體還是可以的。另外劇情和原著小說相差不大(根據前8集的劇情),對于原著黨來說是個好事;除個別外,大家演技還都在線,不驚艷,但也不突兀;還有……
還有……對不起,我實在編不下去了,咱還是直接說缺點吧。
首先是演員的問題。我承認盛一倫在太子妃中飾演的面癱太子非常好,他也非常適合飾演那一類角色,但傾國傾城陰柔之美的王爺,強行把這類詞按在他身上,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他哪里傾國傾城了?哪里陰柔了?明明棱角分明,可以說非常之男性化了,說他陰柔,當觀眾瞎嗎?
另外,他在劇中的一些裝扮,實在超出我的承受范圍之外了,辣眼睛的劇照只放一張,看了之后不要怪我,我不是故意傷害你的眼睛的。
其次是劇情的問題。上文說了,這部劇還是忠實于原著的,但是——太拖沓了!王爺計謀逃跑能演一集,皇帝開個會能演一集……搞得我后面看幾乎都是快進著看的,劇里的人廢話都太多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這幾年,大女主戲備受歡迎,從《武媚娘傳奇》《陸貞傳奇》到最新的《楚喬傳》《那年花開月正圓》,觀眾們不再喜歡那種任勞任怨、以德報怨的苦情女主,也逐漸厭惡咋咋呼呼的傻白甜,真正想看到女人在某個歷史階段的輝煌成就,所以也引發了不少大女主戲。
這些戲中頗有不錯的,傳輸女人當自強、逐漸成長的觀念,但往往演著演著就變味了,一不小心又落入瑪麗蘇偶像劇情中,好像談情說愛、爭風吃醋更為重要。
正是這個緣故,我很喜歡《將軍在上》女主的設定。有能力,執管葉家軍,浴血戰場出生入死,保家衛國;堅強,年少喪父后痛改前非,帶領葉家軍守衛邊疆;聰明,戰場上會用兵法,朝堂上懂得功高蓋主的道理,主動交出大權;美麗,雖然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柔美,也自有英姿颯爽的氣質。
這種人,世上難找到第二個,誰能配上她?但她說:我只喜歡長得漂亮的,管他有用沒用。
先不論這話對錯,光是這種態度,從一個詞中就體現出來了:自古英雄配美人。
男人對女人的要求是漂亮,我不奢求你賺錢集權,漂漂亮亮乖乖的聽話就行;女人對男人的要求是你得有用,什么意思呢,你得庇護我,危險來的時候你得保護我。
可葉昭(女主)不用,她有這個自信:會武功、會打仗、能養活自己,天不怕地不怕,我都這么強了,誰還能強過我?危險來了,我能應付,不會女工,還不能買?不會琴棋書畫,也用不著取悅別人,想陶冶情操,拿出寶劍練一練。
所以她手下質疑王爺配不上她的時候,她毫不在意:管他有用沒用,長得漂亮就行。
這是一個心胸開闊又極度自信的女人說的話,就是這個年代,能有這種能力和覺悟的女人都不多見。
但劇中對葉昭超強能力和坦蕩心襟的處理都過于簡單粗暴了。
好,武藝高強、打仗能手是吧,那就讓你百戰百勝,關鍵時候擺個pose,萬人呼應;好,有智慧是吧,那就和又蠢又奸的惡婆婆斗智斗勇吧,搞得像小孩子過家家似的,惡婆婆三言兩語就被PK掉了。
反正我在觀劇過程中很難自然的產生“葉昭帶兵打仗還是有一套、葉昭好聰明、懂官場”這種感覺,只是覺得這仗打得像玩兒的?這就搞定婆婆了?她是怎么成為大將軍的?
說實話,馬思純的表演可以說是及格的。她在舉止、說話等方面,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可她沒能演出女將軍的那種氣場,有些用力過猛。
當然,仁者見仁,這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有勇氣,自然也有收獲,如果螃蟹蒸著吃、炸著吃更好吃,為什么還一定要生吃?上一部作品很受歡迎,肯定是有亮光點,但千萬別固步自封,沒有進步的照搬,人們很快就會審美疲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