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給予之心,跟誰結婚都不會后悔
很多人常常在想,如果能將結婚之初那種相愛之心持續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該有多好?。?/p>
在婚禮上,當主婚人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無論經歷什么苦難,都要相互珍惜,相互愛護,互相扶持,直到終老,你愿意嗎”時,兩個人都會堅定地說:“我愿意?!?/p>
然而真正結婚之后,別說三年,不到三個月,甚至不過三天,就會互相抱怨,“真受不了我老公”、“真受不了我老婆”。
現實生活中,許多急切盼望結婚的人很快就后悔了:“唉,真不該結婚。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結呢。”既然如此,完全可以分手。可又想到在婚禮上,自己畢竟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做出了承諾,怎么能不兌現?于是,只好拖拖拉拉地混日子,后來有了孩子,又因為孩子而無法分手。這樣過得久了,妻子對丈夫、丈夫對妻子就會說:“哎喲,冤家?!?/p>
結婚后因為丈夫(妻子)而痛苦,隨著年齡的增長,好不容易輕松了,卻又要操心孩子。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必然要面對種種艱辛,到死都要為子女所累。這就是人生。
結婚的時候開心得仿佛得到了整個世界,時間長了卻又開始羨慕“獨自生活的人”。既然羨慕獨自生活,那從開始就獨自生活好了,為什么要結婚之后再去羨慕呢?
人生在痛苦中兜兜轉轉,自然有其個中原因。
不妨想想,結婚時男女雙方各自懷著怎樣的心理呢?結婚的時候兩個人理應是相互愛慕的。應該都見過不少的異性,也有過交往,男人對女人、女人對男人都會評頭論足。選擇結婚對象時的基本心理就是要占便宜,對吧?這個人有多少錢,學歷怎么樣,地位如何,性格怎么樣,健康情況如何,斤斤計較,千挑萬選,沒有絲毫吃虧的念頭。(包括對方家庭和家境怎么樣,雙方家長同樣是懷著這樣的心理)
妻子想占丈夫的便宜,丈夫想占妻子的便宜,這樣的心理必定成為爭吵的導火索。妻子付出三成,卻想從丈夫那里獲得七成的利益。丈夫只付出三成,也想得到七成的利益。
如果說,兩個人共同生活,都想從對方那里獲得七成的利益,事實上卻只得到三成,這時他們會怎么想?十有八九會覺得“我真不該結婚”、“我上當了”或者“我吃虧了”。
試想,如果沒有占便宜的心理會怎么樣呢?這種心理減少了婚姻生活又會如何?如果你每天想的是下面這些:“我要幫助他,讓他過得更好”、“她的身體不太好,我要照顧她一輩子”、“這個人經濟情況不太好,我要在背后支持他”、“唉,她脾氣急躁,我要擁抱她,讓她感到舒心”,這時,估計就不會找茬和對方吵架了吧?
所以說,如果心里懷著奉獻和給予的想法,那么隨便跟什么人結婚都不會有問題。相反,如果懷著占便宜的心理選擇配偶,即使精挑細選,最后也會為自己選錯了人而后悔。
自己要把握好生活的重心
古時候的人們不用相親,而是直接結婚,也都過得很好,為什么呢?因為女人都把結婚當成死亡。當她們懷著這種心理出嫁,結果發現生活比想象中要好,比起死亡可是幸??蓯鄱嗔?,于是就面帶微笑去生活。
然而,現在人們都以為結了婚就會理所當然地有“好事發生”,心里充滿了過多的期待。等到結婚以后才發現,原來對方也沒什么好,于是后悔自己不該結婚。婚禮結束沒幾天就已經后悔了。準備婚禮的過程當中,新郎新娘一起置辦嫁妝也會爆發出不同意見,甚至爭吵。雖然也冒出了不想結婚的想法,但是婚禮日期已定,只好硬著頭皮結婚,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曾經參加過很多婚禮,前來祝賀新婚的客人們也不會對新婚夫婦有什么幫助。他們都是婚姻失敗的人,如果新婚夫婦過的好,他們會嫉妒。
“你怎么這么傻,為什么做妻管嚴?”
“你長得丑嗎,還是缺什么?為什么要受丈夫的氣?”
人們在旁邊煽風點火。他們在婚禮現場鼓掌祝賀,然而從第二天就開始鼓動夫妻打架。這種話絕對不能聽。這是失敗者內心嫉妒的體現。
不管別人說什么,自己都要把握好生活的重心。即使父母說三道四,自己也應該下定決心:“我要做對丈夫有益的事”、“我要成為對妻子有幫助的丈夫”。不要等到生了孩子之后再吵著離婚,而是從現在開始拿定主意。
為了提高婚姻的質量,我們應該占對方的便宜?還是應該吃對方的虧?“吃虧是?!保@點應該銘記。如果能做到這樣,就能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
兩個人的心靈真正交融的時候,妻子的五臟六腑都會感覺舒適。這種舒適狀態對于懷孕尤其重要。舒適的因會結出舒適的果,焦慮的因會結下焦慮的果。
夫妻間要以快樂為目標去生活
大部分夫妻都是懷著占便宜的心理結婚,發現自己吃虧以后,心情變得糟糕,然后就在這種狀態下懷了孩子。懷孕不是通過祈禱和努力,而是兩個人不小心的結果,那么最初的胎教就很難有效進行。
飯后發脾氣或者鬧別扭,食物很難消化。如果此時對胃進行解剖,會發現食物仍然處于未消化的狀態。子宮連接著母親的五臟六腑。如果母親整天神經兮兮,大動干戈,五臟六腑就會變得緊張,子宮里的孩子也只能緊張而惶恐。這樣胎兒也會經常感到不安,還容易導致先天性的身體殘疾。
一個女人既然決定要生孩子,那就應該放棄工作,停職三年,或者背著孩子去上班??傊瑧摪押⒆臃旁谧钪匾奈恢?。如果做不到,最好不要去生。只要用心養育孩子三年,將來哪怕不請家庭教師,孩子也會成長得很好,不會發生任何問題。
生了孩子卻不用心養育,世界就會變得混亂。這點必須記住。這也是家庭的第一要務。
或者,還有些人因為孩子而和丈夫分開,搬到大城市或者帶著孩子去美國。這也是絕對不可以做的事。孩子三歲之前應該以孩子為主;三歲之后,不管發生什么事情,丈夫都要把妻子放在第一位,妻子也要把丈夫放在第一位,孩子則應該放在第二位。
即使孩子高考落榜,你也不要太在意。如果丈夫調到外地工作,你就要跟著過去。錢不重要。孩子轉幾次學也沒什么大不了。
只要丈夫把妻子放在中心位置,妻子把丈夫放在中心位置,即使孩子多次轉學,也會健康成長,不會發生任何問題。
如果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呵護備至,夫妻之間越來越疏遠,不管怎么愛孩子,最終都會毀了孩子。如果是這樣生活的人,那么,從今天開始就要回過神來,把我的話當成禮物。
只有這樣,家庭才能保持住重心,其樂融融。家庭和睦了,還要為自己生活的世界做點兒貢獻。人生不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不要只疼愛自己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也同樣寶貴。不要只是贍養自己的父母,對別的老人也應該懷有尊敬之心。這樣一來,子女就會看到好的榜樣。
如果不孝敬父母,只是對孩子傾其所有,孩子肯定會變得不孝,甚至性格扭曲。無需對孩子棍棒相加,只要自己心里首先想著父母,子女必然成為孝子。不要等到把孩子養大之后再去疑惑“這孩子像誰呢”。還能像誰,當然像自己的父母了。
千萬不要等到將來后悔,從現在就開始結下美好的姻緣。只要付出小小的努力,就能換來今生今世的幸福。
如果能做到這樣,即使沒有錢,依然能夠享受幸福。即使住在漏雨的房子里,也能興趣盎然。吃野菜,喝涼水,人生也不乏快樂。人活著是為了快樂,而不是為了痛苦。夫妻之間也要以快樂為目標去生活。
只有這樣,丈夫才能事業順利,做什么都成功。如果為金錢、權利和個人利益而迷失雙眼,凡事只想著自己,那還不如不結婚。
若要讓此時此刻的愛心持續到老,甚至到來生來世,那就必須記住這些。假如你能做到,那么不用削發為僧,也能擁有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