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滿口臟話卻跟你講規道矩的過氣混混,用馮小剛的話來說就是老了的古惑仔。
當一個特立獨行的古惑仔失去他應有的熱血,遵從道義的混混被迫驅逐出他的江湖,也就意味著他們專橫跋扈的時代其實已經改朝換代了,雙方勢均力敵的對打也就成為年輕人稱為逗比的笑談。
以馬未都先生的解釋,老炮兒就是老在某一個行業或者地方泡著從而日久成精的人,這樣的人無所事事,卻也頑固不化,整天提籠架鳥不務正業,維護著他那片的規矩,然而在老炮兒那里,這就是他們的正業。就像現在的城二代飆車一樣,劃下一道車痕,也就算是結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樣,老炮兒也是這樣。所以馮小剛會見吳亦凡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那鳥是哪個孫子弄死的?”他的鳥就如同小飛的車。
影片開篇至結尾,老炮們都是一路臟話飆得極為順溜(幸好沒被某局切掉)。在我看來,臟話是能證明他們還是混混的唯一遺跡,也是對老炮兒最后的致敬。滿口臟話對陌生人來說,充滿了對時代的不屑,和對心中那個熱血江湖的習慣。而對于兄弟哥們來說,無疑是拋卻禮教的崇高表現,直接以最真實的自己面對兄弟。
相比年輕人來說,他們口中的臟話卻少了很多,反之總是以“您”作為稱呼。“您”這個稱呼,卻是對于陌生人最登峰造極的不屑,是區別于你我的直接表現,潛臺詞就是說:“這樣叫是我懂禮貌,別他媽給臉不要。”
這個時代確實少不了禮貌,父母從小到大便會教育后代以禮待人,而禮貌的出現正好是一個時代的陌化。
影片中,以馮小剛為代表的“老炮兒”雖然很多力不從心,但卻仍想表現的血氣方剛。以為憑借自己張揚魁梧意氣風發的身體達到力能舉鼎蓬勃待發的狀態,哪知情人姿勢呻吟都已準備好,老炮兒卻蔫了;又或者想依仗自己風生水起兩肋插刀的人際關系為自己籌借一筆通往年輕江湖的門票,同時挽回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崇高印象。
然而老炮兒就是老炮兒,屬于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個不論身份,只憑借一股痞氣便能稱霸江湖的時代早已被那些非官即富的年輕人取締了,所以影片中,以悶三兒為主的混混一直試圖與年輕人真刀真槍地干,卻發現早已玩不過城里人了。
就像那被關在鐵籠里的鴕鳥,拼命掙扎逃出牢籠,卻發現自己早已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了,因為它的家不在這里。
所以老炮兒喘著最后一口氣想與年輕人來一場按照他們規矩的搏斗,在頤和園后海真刀真槍地約架,所有童心未泯的老一代全部抄起了他們白首如新的家伙奔到了時過境遷的湖面,卻發現撐著最后一口氣的帶頭人一口氣沒緩過來,掛在了冰冷的湖面上,留下了心中永遠的遺憾。
不過姜還是老的辣,一直主張一碼歸一碼的老炮兒早已一封舉報信掛到了紀委,來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想來老炮兒在臨死一刻也終于明白了年輕人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