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經問過自己,對于一個女人來說,什么樣的婚姻是最好的?
激情似火?相敬如賓?細水長流?相濡以沫?
當我看到朱莉的人生,才發現,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應該是這樣的:婚姻內,我是一個完整的我;婚姻外,我還是一個完整的我。
去年9月,53歲的好萊塢巨星布拉德·皮特(Brad Pitt)跟42歲的巨星妻子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閃電離婚,轟動全球。當時,我也寫了一篇《朱莉把父親的期待……》。
如今,離婚訴訟還在進行中,卻傳來了二人可能要復合的風聲。
一位知情人士向《us weekly》透露稱:“離婚事件到此為止了。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們沒有再進行任何推進離婚的事項,沒有人認為他們還會繼續這件事。”
兩人共同的多位明星好友透露,離婚訴訟已經停止:“如果他們宣布復合,一點也不意外”。
促使兩人關系緩和的原因,是皮特戒酒了。
而酗酒和酒后對孩子“動粗”,正是去年兩人離婚的導火索。
2
在上個星期《名利場》的采訪里,在談到和皮特的過往時,不是指責,不是謾罵,相反,而是替皮特澄清那些所謂“出軌”、“虐待孩子”的傳聞。
當記者提到皮特承認了自己在這段婚姻中的錯誤時,朱莉并不像怨婦般大倒苦水或者落井下石,而是說:“我們仍然關心對方,關心我們的家庭,我們都在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
而5月皮特在接受《GQ》雜志專訪時,也坦露自己離婚后的內心世界——開始墜入無底之淵。
事實上婚變后他的演藝工作仍持續著,《間諜同盟》、《戰爭機器》等作品陸續上映,他的公司Plan B監制的《月光男孩》甚至還是奧斯卡大贏家,但回首這些,皮特卻沒有感覺活著,能帶給他人生最大安慰的,是孩子們曾經住過的好萊塢山丘的家,“每天早上起床后,我會生火,上床睡覺以前,我也會生火。因為這樣我才能感覺在這棟房子里活著。”
離婚后,皮特頹靡了好長一段時間,去朋友家借住,逃避無盡的孤獨,再去學雕塑,直到后來,才慢慢走出來。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豁達,朱莉也不是。每個人面對家庭的瓦解,都會痛不欲生,朱莉也如此。
就在去年她和皮特離婚的時候,還因為壓力過大患上了貝爾麻痹癥,半邊臉的肌肉都不受自己控制。
離婚后的她曾一度暴瘦。
《名利場》的這次專訪中,朱莉也談到了離婚之后她開始適應生活里沒有皮特,修理家電、干家務都要開始自己承擔。
為了不讓孩子們擔心,她會一個人在浴室里哭泣,走出來后卻笑對孩子們,不斷告訴他們,一切都會過去。
3
人的內心,真的有天壤之別。
有的人,一場失戀就要死要活;有的人,卻在越挫越勇中日益強大。
朱莉就是第二種。
她曾經的遭遇,本身就像一部影片。
7歲就參演過父親的一部電影,演藝之路卻并不順利,做模特也宣告失敗,16又轉向表演,卻因“氣質黑暗”面試屢遭失敗。
因為天資極好,20出頭,朱莉就拿下金球獎,卻也在那時候開始吸毒、自殘、患抑郁癥,兩次自殺未遂。24歲那年,她因為精神崩潰,住進了洛杉磯精神治療中心,經過72小時的治療后出院。
而感情生活上,朱莉也并不順利,在14歲朱莉就和初戀同居,和父親決裂、與親哥激吻,自曝喜歡過同性。在遇到皮特之前就有過兩次婚姻。
和皮特曾經因為《史密斯夫婦》電光火石般地相識相愛,也因為插足皮特與安妮斯頓(《老友記》瑞秋的扮演者)的婚姻,而在外界的指手畫腳和流言蜚語中堅守了12年。
愛就轟轟烈烈地愛,分就痛痛快快地分。愛恨分明的朱莉,性格是如此的快意恩仇。
朱莉對自己也是一種絕不拖泥帶水的姿態。
她為了預防癌癥,38歲時切除乳腺,40歲摘除卵巢,作為一個女人,這要有多么強大的內心才能做到啊!
4
好在,所有的這些,都過去了。
仔細想想,有了那些并不光芒萬丈的過往,才會有否極泰來命運反轉的可能。
所謂強大,不是不曾痛苦,而是痛苦之后的醒悟和成長。
所謂灑脫,不是毫不介意,而是介意之后的接納和坦然。
朱莉和皮特到底會不會復合?
“我們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去治愈我們的家庭。”朱莉這樣描述目前與皮特的關系。
在我看來,破鏡重圓當然更美好,但即便就此別過,朱莉也不會一蹶不振。
她有自己的演藝事業,有6個孩子,還有其他慈善活動,她42歲的人生,談不上完美,但已經足夠充盈。
當一個人已經強大到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內在價值,接納自己,擺脫外在評價,就不需要依托外部世界而找到存在的價值感。
對于婚姻,同樣是一個人的外部世界,而并非生命的全部。
婚姻也許不一定伴隨一生,但生命卻是一個人要走完全程的。
所以朱莉這樣的女人,有過濃烈的愛、濃烈的恨;濃烈的投入、濃烈的反叛,在她走過了濃烈的前半生之后,也迎來了婚姻里和婚姻外的最好狀態:你來,我是我;你走,我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