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單身人士而言,特別是到了一定年紀,情感生活就成了一道緊箍咒,別人一念,立馬頭疼。
好在人類善于總結,千錘百煉后便有了對策,別人一問,只需目透不屑地吐出四個字:寧缺毋濫。
翻譯過來便是,不是沒人要,而是那些歪瓜裂棗根本入不了寡人的眼。
既解釋了原因,又有了繼續單著的理由。
大學的時候,二班的班花黃同學,委婉地向室友教授表達了愛意。
原來兩人作為各班的團支書,在學校的各種會議活動中常有交流,而黃同學就在這種日益地交流中,漸漸對教授產生了好感。
我們詢問教授的態度,此君穿著印花沙灘褲,翹著二郎腿坐在寢室的椅子上,左手夾著一根老白沙,右手五根手指恰到好處地插在左腳的趾頭縫里。一臉淡漠的神情,在噴出一個淡藍色煙圈后,輕飄飄地吐出四個字。
寧缺毋濫。
不以為然的回答,再配上他那不屑一顧的神情。讓我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不錯,有追求!
很明顯,黃同學成為了他眼中的濫。
也是,大凡理工專業的班花,多少都帶有一種物以稀為貴的因素,而黃同學更是班里唯一的女性,別無他選。而且她無論身材還是五官,確實無法讓人討喜。
我知道教授其實一直垂涎于英語專業的CC,那姑娘身材前凸后翹,長相更是芳澤無加 ,鉛華弗御。
自從兩人在青協相識后,教授便對CC癡心暗許。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無論教授怎么明言暗示地追求,CC都是堅決拒絕。
不過好在CC一直單身,這也是教授一直堅持著的唯一動力。
黃姑娘對教授其實也一直是癡情等待,我們對教授更是好言相勸,可都只是得到教授寧缺毋濫的回答。
就這樣,教授寧缺毋濫的單身了四年。
臨近畢業的時候,在一次校友聚餐上,抱著為教授做最后爭取的心思,我旁敲側擊地詢問CC,說現在這社會,能有一個如此執著愛你的男生,多難得,要懂得珍惜嘛。
CC很認真的看著我,說我知道,可我和他真的不合適呀。
我立馬無言以對。
仔細對比CC的不合適與教授的寧缺毋濫,前者委婉客氣,后者簡單粗暴。但兩者表達的卻是同一個意思,而且都只為達到同樣的目的,就是對不起,我不能接受你。
而造成這種表達上差異的原因,或許也僅僅是因為表達對象的不同而已,誰知道CC在寢室的時候,是不是就和教授一樣,面對室友的打趣詢問,滿臉高傲輕飄飄地吐出四個字,寧缺毋濫。
果然,CC畢業不久便和部門同事開始了一段感情。這給考研失敗,正準備來年再戰的教授帶來了巨大傷害,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如喪考妣般的頹廢,最后愣是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走了大半個中國后,才終于得以緩過勁來繼續學習。
其實,將教授和CC的現男友橫向縱向地比較。
比學歷,人家是c9大學畢業,而教授雖然有一個考清華的夢想,奈何終究只是夢想;比閱歷,人家大我們三屆,屬于職場前輩,且已經是部門主管,年輕有為。教授卻連職場菜鳥都算不上;甚至膚淺地比較外在條件,對比教授人家也是只優不差。
很現實的結果便是,人家比教授優秀,至少現階段比教授優秀很多。
所以,教授曾經所謂的寧缺毋濫其實未嘗不是一種盲目自負。他看不上黃同學,可同樣CC也看不上他,他在心里將黃同學劃在標準線以下,卻不知自己傾心的女孩也同樣向他關閉了愛情的大門。
其實這是我們很多人面對感情時的常態。
我們習慣性地用寧缺毋濫來掩飾我們的自負,總執拗地認為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人,只是良人尚且在諾大的塵世里兜兜轉轉,未曾相遇。
我們總以為只要滿懷深情地捧花而立,不管歲月如何蹉跎成過往,無論年華怎樣飄散成煙涼,自己終將陽和啟蜇,枯木逢春。
我們亦堅信終有一天,那個人會穿越洶涌人潮,淌遍千山萬水,縱使白云蒼狗,哪怕滄海桑田,他都會以最完美的姿態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可是,你是否想過?
我們每個人都傾心于美好的事物,但這只是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而我們人類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更要學會深刻的思考。自然界優勝劣汰的原則,放在愛情里再恰當不過,在姹紫嫣紅的花園里,誰都想采擷最艷麗的那朵玫瑰,可是唯有眼疾手快的那個人,才能最終一舉奪魁。
所以,你還要以時候未到這樣的理由,來麻痹欺騙自己?
如果運用比例去推算,世界上優秀的人確實不多。可若是以人口基數來衡量,那不說多如牛毛,卻也是數以千萬。
你之所以還沒有得到那個為之傾心的良人,并不是你所謂的時候未到,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目前你們本就不屬于同一愛情次元。
同樣,你所謂寧缺毋濫,并以此拒絕那些可得愛情的原則,卻也正是別人忽略且拒絕你的理由,你看不上傾心于你的人,可比你優秀的人同樣看不上你。
如果說刻意的自我欺騙,還可以說是因為不想讓自己直面現實的殘忍,從而失去前進的動力。那陷入盲目的自我麻痹,絕對就是你自尋痛苦的根源。
生活最是忌諱眼高手低。愛情,也同樣如此。
而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陷入了一段縱然掏心挖肺,卻仍是遙不可得的愛情里。
那么就果斷拂袖而起,轉身離去。與其耗費精力做無果的死纏爛打,倒不如嘗試靜下心來,沉淀自己。
永遠堅信一個道理:要想寧缺毋濫,首先就得讓自己擁有匹配優秀的才能與價值。
寧缺毋濫可以是你逃避的借口,卻永遠也無法掩蓋你不夠優秀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