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蘇大國培講座,第一句話就吸引了我,是的,我們走一段時間要停下來想想,我們當(dāng)初的想法是什么,不要忘了初心。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下課,姑娘跑到我們班,雙眼紅紅的,欲哭又忍的樣子,剛問怎么了?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般順著臉頰滾落下來。問幾個原因被否定之后,不再問,既然不想說,哭哭也好。原來是有一道數(shù)學(xué)題全班就她一個人做錯了。“沒什么大不了啊!我早知道數(shù)學(xué)是你的軟肋,你不會才知道吧?我早就做好心理準(zhǔn)備了。”我打趣她。她,氣笑。“你應(yīng)該高興才對,就你一個人找到不會的題了,你不該高興嗎?你賺大了,還哭?放學(xué)給我講講哪錯了,估計我也不會。”
下午,同事因為兒子的學(xué)習(xí)而生氣,親自為兒子制單詞默寫卡,問他是不是不張嘴讀?勸他先教發(fā)音,別急。可是同事漲紅著臉,顯然很激動。說句心里話,越是學(xué)不會的孩子越需要陪伴,鼓勵,幫助。而不是批評,指責(zé),大道理澆灌。
兒子寫作業(yè),用喜洋洋造句,原句是他們很辛苦,心里卻喜洋洋。我說:"兒子上次考試的時候,照抄了句子沒有得分,今天不會照抄了吧?"兒子說:"媽媽很辛苦,心里喜洋洋。"我沒有說話。兒子說:"沒有創(chuàng)意嗎?要不寫爸爸和媽媽很辛苦,心里卻喜洋洋吧?"
接下來讓找ABB式詞語,兒子一口氣找了好幾個。我想起小學(xué)五年級的一次抽考,有一道題讓寫ABB,ABAB,AABB,AAB式詞語,我一口氣把這幾組字母每個抄四遍,當(dāng)時還在想出題的人好奇怪,怎么還讓寫四遍呢,抄一遍不就行了嗎?回來老師氣的要死,告訴我那是寫詞語,不是讓抄字母!!!? 我也好奇怪,老師沒講過啊!我給兒子講我的丑事,兒子笑得拍桌子跺腳……兒子也喜歡媽媽的"笨"和"拙"。是不是做父母的慢一點、懶一點、笨一點,孩子會勤快一點、輕松一點、自主一點呢?
說好陪孩子一起成長,走著走著就嫌孩子反應(yīng)遲鈍,笨手笨腳,可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可知道孩子們的成長是伴隨著痛和不適應(yīng)?可知道孩子的到來是父母再次成長的契機?
孩子到來之前,健康最好,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欲望的溝壑難填,當(dāng)孩子的毛病被放大,誰曾想過那個只要健康就好的念頭?哦,孩子,愿你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