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特嚴重,一不小心就有人進了醫院,老人孩子首當其沖,原本體質弱的麗麗也沒有逃過這樣的厄運。
面對一個輸液大廳幾十個人,空氣不流通,孩子的哭聲,老人的咳嗽聲,麗麗覺得這樣的地方一刻也待不下去,可是看著自己病弱的身體,還是決定把病治好。
正當麗麗在那刷著微博,一個老奶奶顫顫微微的走到她邊上的位子,緩慢的移動身子坐下。聽到奶奶一聲接著一聲的咳嗽,整個人顫巍巍的樣子,看來也是感冒來吊水的,麗麗心想。
不一會兒,護士過來扎針了,看著奶奶干巴巴的手上已經布滿針孔,一是犯了難,不知從何扎起,看著著護士的大概二十來歲,也沒什么經驗,打算去問問護士長。
奶奶笑著說:“沒事,還是按照之前那個印記扎吧,吊水把身體治好了就不用來了。”
“好吧,那就繼續扎針!”護士有點勉強的回答。
奶奶安靜的坐在凳子上,一句話也不說,可麗麗看到奶奶已經頭發花白,臉上布滿皺紋,瘦弱的只剩一張皮囊。
突然有點感慨,如果有一天自己老了,會是什么樣子,會像奶奶一樣堅強嗎?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老來了一位老爺爺,是奶奶的老伴。幫奶奶看著吊瓶,病房已經容不下多余的人了,奶奶沒讓爺爺看著,只會爺爺提前回去了。
也許是麗麗自來熟的性格,在爺爺走后和奶奶竟然聊了起來,“奶奶,您多大了?”
“我呀,不大,剛八十歲吧!”
“那您家應該有很多小孩了,怎么沒陪您來吊水?”
奶奶半天沒說話,麗麗感覺這句話應該是問錯了,半天沒敢說話。
過了一會,奶奶輕輕的說:“他們都有家庭,都很忙的,我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
麗麗忙著回答一句:“哦,也對!”
忙,成了老人安慰自己最大的借口
最近幾天的吊水,慢慢的和奶奶熟悉了起來,奶奶告訴麗麗,其實她有三個兒子的,但只有大兒子在家,老二和老小都去外地打工了。老大常年在家,但是很少去她家照看,也許是想著他們還沒到被人照顧的地步吧。
可是她和爺爺都已經八十多歲了,爺爺耳朵聽不到,奶奶眼睛也不好,兩人一年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醫院掛水,子女們也見怪不怪了,最多給點錢,其它的就什么都不管了。
奶奶說有時候吊水打多了,上廁所都不知道找誰幫忙,兒女老伴都指望不上,只能找找護士幫幫忙。實在憋得不行,只能讓護士拔了吊針說不打了,自己默默走回去。
我們都有老的時候,都有需要照顧的時候,可是當老人被需要的時候,子女又在哪呢?
忙著賺錢,忙著生活,忙著忘記自己的爸媽,有些人甚至把父母當成了累贅,盼望著早點死,他們也就解脫了。
這樣的行為何嘗不是一種罪過,你陪我長大,我卻盼著你早死,荒唐中透露了無盡的凄涼!
忙,成了年輕人拒絕贍養開脫的理由
為什么爸爸媽媽在病床上都舍不得給你打電話?是因為他們很強大嗎?還是每次你打電話都告訴他們你很忙,你沒時間,你需要賺錢養家。
父母無數次的盼望著你來電話,等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
我曾看到一個新聞,很多老年人花幾千甚至上萬的錢去買老年營養品,雖然后來那一群人涉嫌詐騙,可是老人心里是清楚的,有些感情即使是欺騙,心里也舒坦。
他們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為他們捏肩捶背,帶他們做鍛煉,告訴他們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甚至陪著老人去看病。
遠在他鄉的子女能做到嗎?還是覺得自己寄了錢回去就心安理得,甚至對被欺騙的父母進行無禮的謾罵?
如果你把老人接在身邊,給他們養老,這樣的新聞還會在發生嗎?爹生娘養的孩子到最后忘了本,只記得金錢的補貼去滿足自己的私欲,這樣的孝順,未免有些太諷刺吧!
忙,成了老年抑郁癥頻發的原因
你以為只有青年人才會得抑郁癥嗎,其實這類的病癥在老年人中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情緒無法宣泄,內心抑郁,但卻很少得到子女的關心和呵護。
“喂,你聽說了嗎?上次我吊水遇到的那兩個老人,居然喝藥自殺了,唉! ”上次聽到麗麗的電話,到現在還心有余悸,怎么那么精神的兩個老人這么想不通,就自殺了?
關于兩個老人自殺的原因,外界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因為突然抑郁了,自己在家胡攪蠻纏,后來自殺了。有的說是因為摔倒了,躺床上沒人照顧,所以自己想不開自殺了。反正各種說法,也不知道哪個是真的,總之就是沒人照顧。
為什么子女越多的老人,反而到老的時候越沒人照顧,反而是家里只有一兩個小孩的,老人照顧的好好的,安享晚年?
小時候我經常聽到一首歌: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我當時就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人越來越多,還沒有水喝了?
長大了也漸漸明白,這個歌不是沒有道理的,也唱出了一代又一代老人的心聲。
人,最主要的還是不能忘本,人有血脈,樹有根,如果連最基本的養老都做不到,那掙了那么多錢心事走肉般活在這世界上又有什么意思呢?
生命不在于靜止,而在于傳承,相信一個好的家風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如果這個社會做到每個人都做到老有所依,又何苦去擔心老人的晚年是否安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