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時候,信息代表著成功,代表著機遇,假如在獲取信息上慢了別人一步,那么即使你能力再出眾,也可能與機遇失之交臂。
先用自己的一個小故事闡述及時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大一的時候,我報名了系主任辦公室的勤工儉學,但是,當面試的時候,面試老師抱歉地告訴我,已經招到了合適的人選。我很震驚,我在看到招聘消息的第一時間趕過來了,但是,怎么還會有人比我更快?面試老師提醒我,下次早點來吧,昨天招聘信息一發出去就有同學過來面試了。
原來如此,我失望地走出辦公室,雖然惋惜但是也沒往心里去,覺得那個同學只是比我運氣好而已,后來過了一段時間才了解到,原來那位比我早面試的同學之所以會那么迅速地抓住機會,是因為她跟一個同樣在辦公室勤工儉學的師姐交好,師姐比較關照她,一有招聘信息就立刻通知她了,而我,是在班委通知的時候才得知,她獲得信息的方式比我更便捷,比我早一步抓住了這個機會,而我即使與她能力相當也沒有了面試的機會了。就這樣,因為消息不如別人迅捷而錯失了一次勤工儉學的機會。
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得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呢?
1、鎖定目標
互聯網時代,信息更迭非常迅速,昨天的信息放到今天可能就會失真,想要比別人更快一步抓住機會,就要比別人更早獲取信息,搶占先機,主動出擊,才會有時間做充足的準備。
很多男生在追女生時,都會從女生的閨蜜入手。先與閨蜜打好關系,然后進一步了解女生的喜好和生活習慣,方便自己投其所好,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有很多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是特別優秀,但是考試時卻常常超長發揮,那是因為他們平時就有意識地與老師打好關系,考試的時候就更容易獲得考試重點,復習起來就更有目的性。另外,平時與老師交好,在求職時更容易獲得優質的招聘信息。
在獲取信息之前,先找準信息關鍵人,鎖定目標,我們就更容易獲得有用的信息。
2、策略誘導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信息不能直接獲取,信息關鍵人也難以找到,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從信息持有者身上獲取,但記住,不一定是直接獲取。
就像警察審判犯人,很多時候,直接問他得不到有用的信息,但是可以卻通過與犯人交談一些與案情無關緊要的事情來獲取犯人的一些關鍵信息,有種心理學叫“犯罪心理學”就是作用這種觀察能力,通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來解剖犯人的心理想法,獲取他們所需的信息。
我們在無法直接向信息持有者直接詢問信息的時候也可以用“迂回”戰術來打聽自己所需的消息,比如有的相親高手在相親時,本意是想知道對方的薪水,但是她卻偏偏只是不咸不淡地詢問了對方節假日一般去哪些地方旅行,以對方的回答來推斷薪水狀況、喜好和品位,在對方不經意間就摸清了對方的大致情況。
但是誘導策略的關鍵是我們必須非常清楚自己所需的信息是什么,然后再用巧妙的方式誘導對方說出有用的信息。
3、驗證事實
信息到手了,不要貿貿然拿去使用,應該先驗證真偽,然后再行動。
相信大多數人都在電視上看過類似這樣的情節:一個男生想追一個女孩,好不容易從女孩的閨蜜那里打聽到女孩喜歡吃辣,他一得到消息就立刻行動,千方百計把女孩請出來吃飯,點了一桌的湘菜,而女孩看到滿桌的辣椒,憤怒而去。
看,這就是沒有對所獲得的信息經過驗證就貿然行動的結果,獲取了錯誤的信息,不僅沒有追到心儀的女孩,反而讓女孩更討厭自己。
而男生不知道,女孩就是因為不喜歡他才讓閨蜜告訴他假消息,而男生竟然天真地信以為真,結果讓女孩找到了絕好的理由拒絕自己,但是假如男生在得知女孩喜歡吃辣后,不要著急行動,而是多向幾個女孩的朋友打聽,或者自己去觀察,那么,他可能就會知道這是一個無效的消息了。
不要過分相信給你提供信息的人,越是關鍵的信息越是要慎重看待,經過多方的驗證,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行動,會使你離目標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