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接從沒進過城的奶奶來我這兒住了一陣子,本來可以無限期,但由于老人家總擔心家里那些在我看來并不怎么重要的雞呀鴨呀蔬菜什么的,她歸心似箭。
恰好嬸嬸因為某事不得不來一趟省城,協商之后決定讓她們一起回去,也就避免了我得特意送奶奶回家。
先不說年近七十的奶奶究竟過了多少苦日子,我那四十多歲的嬸嬸其實也很辛苦,一年365天都和叔叔在艱苦勞作,生過五個孩子,如今只剩三個女兒,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的才兩歲,他們兩個一輩子被孩子折騰得不行,卻又不能撒手不管。
嬸嬸還是個文盲,雖然對于簡單的算術倒是熟能生巧,但是大字不識,就和沒念過書的奶奶一樣。
因為我在長沙,嬸嬸除了不識字不會說普通話,倒也精明能干,所以家里人倒是放心她帶著兩歲多的孩子過來,而我也提前囑咐,全程無縫接待。
奶奶著急家里的事情,又說嬸嬸也要回家照顧小孩子,吵著要快點搞定嬸嬸的私事,希望嬸嬸在長沙待一天就走。
從時間上來說,這是可以辦到的,但是我想嬸嬸難得出遠門,來一天根本沒法好好玩,?所以好說歹說,終于說服了奶奶“讓嬸嬸自己選擇”。
家里的大人,一般都不愿意給小輩們添麻煩,遇到這樣的情況,即便是屁事也沒有,至少也會在嘴上說著要早點兒回去。雖然我心中早有譜:既然你來了,多待一天又何妨。何況你們人生地不熟,也不會問路不識字,得讓我帶你去辦事,回家的時候務必得靠我送到車站,所以行程怎么安排自然是我一手掌控啊。
嬸嬸自然說家里的事情放不下,只打算待一天就回去。但面對繁華世界,誰不想多看兩眼多去體會一下,即使她過得生活與她所見到的東西相去甚遠,她也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知道眼前的燈紅酒綠會比自己家里那個黑黢黢的破房子和沾滿了污垢的舊家具有趣得多。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自覺地過舒適的生活》,動物都是有欲望的,如果條件允許,誰也不想處于社會底層過看上去很猥瑣、無趣又辛苦的生活,可是每個人淪落到了底層,他們也會發展出讓自己活下去的能力。我很感謝,正是因為每個人都在不自覺追求享樂,才讓我能夠在她們看來條件完全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做了我認為當下就應該做,并且值得做的事情。
這時候蠻橫、無理取鬧的我登場了,我不由分說買了回程票,并用科學的態度證明,若想第二天回去根本趕不上車。雖然只多爭取了一天,加起來就是三天兩夜,但足夠帶她們在城市轉一大圈了。?
看著我帶點兒得意洋洋地把票給她們看,嬸嬸沒有繼續說要急著回去,我知道她也很高興,不僅是因為我極力挽留她,更多的是她也想看看不一樣的世界。
話說回來,其實我真的也沒辦法帶她們去什么豪華的地方享受,家里人也不至于窮到沒錢吃飯什么的,主要是因為大人們不舍得花錢,如果沒有什么特別情況,他們總會把每一分錢都掰開來用,所以我這個花錢如流水的姑娘希望用自己的綿薄之力讓他們開心一下。
那三天,我帶著她們先飛快地把正事辦了,然后在市里兜兜轉轉,去了一些旅游景點,即使有些景點我為了避免花錢四年都沒去過;去游樂場,奶奶不敢玩,可樂壞了年幼的妹妹;拍照,無論到哪兒都得來一張做紀念;看電影,小城沒有電影院,這是嬸嬸第一次看,當然了,奶奶就在旁邊驕傲地傳授經驗:“地方很大,要關燈,一面墻上都是屏幕”;吃美食,不僅是長沙特產,還有一些比小縣城看起來舒心養眼多了的餐廳,她們就會邊吃邊說“好是好吃,就是貴了一點”……
她們有時候會焦急地問我,怎么還不回家,我就拿出地圖夸張地告訴她們由于距離太遠,路程比較繞,我們一直在往家的方向趕。其實是帶著她們兜兜轉轉,去了所有我提前計劃好的地方。
一個被雙肩包的年輕姑娘,一個年邁的老太太,一個有點兒茫然的中年婦女,一個更加茫然的兩歲小女孩,這四個女人組成了奇怪的組合奔波在街頭小巷,我想比起震撼,大家看到的可能更多是心酸吧。
還好身在其中的我只覺得驕傲和欣慰,除了傳宗接代,我已經做了好多我們那山窩里的男生都沒法做到的事情,我甚至覺得自己早已超脫了他們的世界,暫時領先好幾條街了。
期間,嬸嬸接到了叔叔打開的無數個電話,估計這輩子都沒這么頻繁打過。
叔叔自然是催她趕快回家,嬸嬸就說是我硬要留著多住一夜,我也上去幫腔:家里的事情雖多,但也不至于一天都離不了吧!馬上就回去了啦!
不過奶奶心疼我花錢太多,總是苦口婆心地對任何人,包括我,說我掙錢不容易,得省著點花。
我知道自己真的很窮,但如果能夠稍微帶給她們一點兒好處或者好心情,我才不在乎自己兜里還有沒有剩余,就是因為沒錢,所以才不能因為沒錢而惆悵,要是那樣得多慘啊!
?送走了嬸嬸和奶奶之后,她們松了一口氣,其實我也松了一口氣。在磕磕絆絆的漫漫人生路上,我算是勉強完成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且以后無論何時想來都會覺得很難忘很珍貴的事情,也終于可以過回一個人無拘無束、了無牽掛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