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節,朋友圈充斥著關于母愛的視頻與祝福的話語。有一篇文章圖文并茂的形容著你眼中的時尚與你媽媽眼中的時尚的不同,有點夸張,卻也很生動形象的描述出了大多數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
?我印象中第一次穿短褲外出還是在媽媽的強烈要求下才穿的。第一條吊帶裙也是媽媽買給我的。爸媽都玩微信,爸爸隔三差五到天貓剁手,喜歡外出旅游自拍。媽媽喜歡打乒乓球,以前喜歡玩消滅星星的游戲,現在喜歡在線斗地主。可能有人會說,只有有錢人的父母才這么跟得上時代,大多數的普通人的父母還用著老人機,連短信都不知道怎么看。在此,陳述一個事實,我的父母都來自農村,二老初中都沒有畢業,沒有背景,只有背影的他們實打實干的在廣東這個異地他鄉打工。從基層操作工做到現在一個小小地基層管理。母親在我讀高中時因弟弟身體不好而被迫辭職在家做了全職太太。父親是個老小孩的性格,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學習上手快。母親思想古董,只會玩老人手機,對智能手機很排斥,覺得功能多,又不會用,嫌麻煩。如今她用智能機用得很熟練,因為手機里有我給她下載的騰訊新聞APP,微信公眾訂閱號里我給她關注了簡書,十點讀書,廣州日報,人民日報,笑話大全等各種類別的欄目。這樣,只要母親打開手機,打開微信,她就可以看到她喜歡看的一切。精神世界飽滿了,視野開闊了,人就自然而然的與世界接軌了。剛開始母親是不樂意用智能機的,給母親買第一部智能機時,也沒少挨批。因為母親普通話不標準,拼音輸入法用得不順手,我給她老人家設置了手寫輸入。微信寫字回復慢,沒關系,我教她語音。當我告訴母親,微信最大的好處是在有WiFi的地方視頻免費,語音通話隨便講,不用話費,她老人家就樂呵樂呵的開始摸索著用了。
?說這么多,其實不外乎想表達一件事情,小時候,父母耐心的教會我們認識這個世界,長大了,父母老了,也有些固執。我們是否能像他們小時候耐心的教導我們那樣指引他們去認知這個世界。不要只是在朋友圈嘲笑父母的古板,無知。在你學會網上購物的時候,你會愉悅的與朋友分享上網購物的步驟;當你學會用微信時,你會耐著性子一個一個的詢問周邊朋友的微信號;在你用手機玩游戲看段子樂呵呵的時候,是否有那么一個瞬間,你會想起家中的父母,讓他們也學會這些,走進你的世界。我們總是說父母不理解我們,有代溝,試問,我們又何曾主動向父母敞開過通往我們世界的大門。
?今天母親節,女兒身在遠方,但不管多忙,永遠不會忘記給母親發條微信,打個電話,寄一份用心挑選的禮物。曾經有人說,我總是和母親吵吵鬧鬧的,對長輩不夠尊敬。我想說的是,尊敬不是表面的功夫。不忘記屬于父母的每一個日子,近乎每天和父母視頻通話,好吃好玩工作順心的每一個開心時刻都與父母分享。在這段關系中,亦師亦友。讓父母與時代接軌,讓二老有情調的生活,讓他們知道,不論何時何地,他們的女兒,手機二十四小時開機,只為不讓他們因為找不到女兒而擔憂。如此這般,才是我對孝順的最深刻領悟。